中大新聞中心

2020年5月18日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民調:近六成人認為政府公廁不衞生近八成受訪者贊同向違反衞生措施人士罰款

2020年5月18日
分享
列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公共廁所作為其中一個傳播病毒的途徑,其衞生情況令人關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政策研究網絡於2020年3月12日至23日晚上,以電話訪問形式隨機抽樣調查市民對公廁衞生的意見,成功訪問了1,006名18歲或以上的市民。結果發現,近六成受訪者認為政府公廁[1] 不衞生,近八成人贊同向違反公廁衞生措施人士罰款。 

被問及對公廁衞生的整體評價,57.7%的受訪者認為公廁不衞生,42.3%則認為衞生(見附表一)。統計檢定(卡方檢定)顯示,性別及主觀社會階層與對公廁衞生的印象沒有呈現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年齡、教育程度和經濟背景則與對公廁衞生的印象呈統計上的相關性:青年(18至29歲)、高教育程度(大專及以上)及在職者認為公廁不衞生的比率較高。 

在認為公廁不衞生的受訪者中,當被追問在公廁最常遇見的不衞生問題時(答案可選多項,以樣本人數計算),74.3%指是沒有水沖廁,61.2%認為是臭氣熏天,亦有55.0%表示是廁所地面濕滑。此外,廁板骯髒、馬桶或尿兜淤塞,以及垃圾遍地,亦分別佔逾30%(見附表二)。 

當被問到哪些是公廁不衞生的主要原因時 (答案可選多項,以樣本人數計算),80.1%認為是使用者缺乏公德心,其次為清潔工人手不足(或清潔次數太少),佔63.7%,再其次是太多人使用,佔56.6%,亦有35.0%認為設施經常損壞為主因(見附表三)。 

調查亦要求受訪者評價現行改善公廁衞生措施的成效。95.0%受訪者認為增加清潔人手或次數能有效改善公廁的衞生情況,82.6%則認為應引進科技元素(如自動沖水、自動清潔廁板)(見附表四)。 

對於引進新措施以改善公廁的衞生狀況,最多受訪者贊同的是「向違反公廁衞生措施的人士處以罰款」(77.1%),第二至第五位分別為「安排中小學生清潔校內廁所,培養公德心」(76.6%)、「安裝電子提示系統,提醒使用者沖廁」(75.6%)、「招募『公廁衞生大使』推廣公廁衞生」(61.7%),以及「實行公廁收費」(47.3%)(見附表五)。 

最後,是次調查亦訪問了受訪者對廁所設計加入性別及家庭關懷元素的觀點。結果顯示,96.7%受訪者同意增加女廁廁格,91.3%同意在廁所增加家庭友善設施 (如哺乳室、嬰兒尿布台),不過只有28.6%同意設立性別友善廁所 (指不分性別的廁所)(見附表六)。就此三項觀點,只有設立性別友善廁所一項在不同社經背景方面有顯著分別,青年、教育程度較高者較老年、教育程度較低者更多地表示支持。 

是次調查成功訪問了1,006名18歲或以上的市民(當中542位來自家居固網電話訪問,而另外的464位則源於手機電話訪問),回應率分別為39.2%及46.9%。百分比變項的抽樣誤差約在正或負3.09個百分點以內(可信度設於95%)。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政策研究網絡


[1] 政府公廁是指政府在街上或政府設施如運動場、熟食中心及郊野公園等設立的廁所。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