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0年2月3日

中大科研人員發現小蛋白質的來源打破科學界十多年來對RNA編碼的定義

2020年2月3日
分享
列印

陳廷峰教授

中大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團隊。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一些非編碼核糖核酸(RNA)能夠產生小蛋白質(小肽),對生物發育及抗逆調控等起關鍵作用。研究結果打破現今科學界對長非編碼RNA的廣泛定義,或有助開拓新疾病療法及改良農作物。該文章已刊登於著名學術期刊《植物生物學》 (Plant Physiology)。(見註)

非編碼RNA

脫氧核糖核酸(即DNA)編碼儲存了每個生命的遺傳信息。這些信息會經過解碼轉錄成為核糖核酸(RNA)。科學界一直認為大部分RNA會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稱為編碼RNA),決定該生命體如何生存;其他RNA則沒有合成蛋白質的能力(稱為非編碼RNA),在細胞內負責調控的功能。過去十多年,科學界建立了一套或然率計算模型,它利用已知蛋白質序列去估算新發現的RNA是屬於編碼還是非編碼,以決定下一步研究方向。非編碼RNA中亦有不同類型,通常按長度分類。長度不少於200核糖核苷酸的被稱為「長非編碼核糖核酸」(IncRNA)。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陳廷峰教授一直研究IncRNA的識別和生物信息學分析。他發現細胞當中存在不少小蛋白質(小肽),它們由少於50個氨基酸組成,以往經常被認爲是較大的蛋白質降解而成,並未有作深入研究。團隊透過最新的質譜儀發現部分小肽是源自IncRNA,這一發現推翻非編碼RNA不會合成蛋白質的認知,意味科學界應重新探討長非編碼RNA的識別和功能。

此外,團隊亦發現小肽的轉錄可隨著環境壓力的轉變而產生變化,因此IncRNA產生的小肽或會有其他生物功能,例如在植物中的小肽可調控生長、調控生物性及非生物性抗逆反應等。

作物改良的潛在策略

中大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團隊獲得研究資助局「卓越學科領域計劃」資助,開展一系列關於植物與環境基本互動機制的研究,旨在開發新的植物和農業技術,令可持續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陳廷峰教授的團隊負責IncRNA的識別和生物信息學分析,冀深入了解植物的基因組學,並結合倪世明教授質譜分析的專業意見,以及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林漢明教授的大豆研究技術,爲改良大豆及其他農作物抗逆能力提供新研究方向。

註:
Analysis of Soybean Long Non-coding RNAs Reveals a Subset of Small Peptide-Coding Transcripts, Plant Physiology
http://www.plantphysiol.org/content/early/2019/12/27/pp.19.01324.abstract



陳廷峰教授

陳廷峰教授

 

中大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團隊。

中大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團隊。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