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4年7月15日

兩個中大領導之「卓越學科領域計劃」研究項目共獲批逾1.77億港元資助

2024年7月15日
分享
列印

(由左至右) 吳志輝教授、劉雲輝教授、陳重娥教授及馬青雲教授。

(由左至右) 吳志輝教授、馬青雲教授、胡令芳教授、陳重娥教授及雷頌恩教授。

劉雲輝教授。

馬青雲教授。

吳志輝教授。

陳重娥教授。

「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獲批項目學者合照。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領導的兩個研究項目,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第十二輪「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共批出逾一億七千七百萬港元研究經費以支持研究工作。當中,工程學院卓敏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教授、中大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及香港物流機械人研究中心主任劉雲輝教授領導的「人工智能驅動手術機械人」項目獲批准金額逾九千六百萬港元,是本輪獲批最多資助的項目;醫學院助理院長(外務)兼何善衡糖尿科教授和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馬青雲教授領導的「使用數據改變糖尿病護理和患者生活」項目獲批准金額逾八千萬港元。

中大副校長(研究)岑美霞教授表示:「中大十分榮幸在本輪的『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成果豐厚,反映出中大優秀的科研實力,並具發展成為卓越學科領域的巨大潛力,中大的研究質素深獲肯定。我深信獲資助的中大研究項目能夠推動香港尖端醫療技術與服務的發展,造福社會。」

人工智能驅動手術機械人

現時醫學界所使用的手術機械人由外科醫生全程操控,潛在的人為失誤有可能影響手術安全及質素。由劉雲輝教授領導的研究項目,為手術機械人引入先進的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提升手術的安全性和準確性。

劉教授將領導一支由機械人、人工智能和醫學領域專家構成的跨學科科研團隊,於香港建立國際領先的自動化手術機械人研究中心,開發能夠準確並高度自主完成手術的尖端人工智能手術機械人;並在多種手術中進行突破性的離體實驗和臨床試驗,以驗證其可行性。團隊的本地院校專家來自中大、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並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倫敦大學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威爾斯親王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等國際知名大學與機構密切合作。

團隊期望透過項目引領尖端手術機械人技術的研發,藉此優化香港的醫療服務水平;並推動香港成為世界一流的醫療研究及人工智能驅動手術機械人研發中心。團隊亦會致力將研究成果商業化,為本地高科技產業及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使用數據改變糖尿病護理和患者生活

糖尿病影響超過10%香港人和全球超過5.3億人,對社會造成重大負擔。中大糖尿病與內分泌研究團隊過去三十年一直致力研究糖尿病,並將知識轉化為預防和治療策略。是次由馬青雲教授統籌的項目,旨在利用中大的資源、經驗以及本地和國際合作夥伴關係,縮小目前糖尿病於預防、治療和專業教育方面的重大落差。

此項目建基於中大糖尿病與內分泌研究團隊陳重娥教授於2020年領導撰寫的《柳葉刀委員會糖尿病報告》[1]的建議,以及團隊過去三十年來開創的研究、護理和教育基礎,並獲得公共衞生、流行病學、外科、家庭醫學、心理學和行為科學領域的長期合作夥伴的支持。團隊期望項目能改變糖尿病護理和患者的生活,並將香港轉化為全球創新醫療、轉化研究、健康教育和護理的卓越中心。

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於1998年成立,為本港大專院校不同領域的傑出研究項目提供專項撥款,進行有關研究。該計劃至今共資助了三十五個項目,其中十三個由中大統籌。第十二輪計劃共有三個項目獲得資助,當中兩個為中大所得。研資局資助金額上限為七千五百萬港元(不包括間接成本)。項目所屬大學亦需提供10%配對資金。

此外,中大學者亦會參與同獲本輪「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撥款的「老年護理中前沿的、以人為本的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項目,以及獲教資會第十四輪「主題研究計劃」撥款的「利用免疫治療實現持續的無抗病毒藥的HIV-1控制」項目。

[1] 2020年,陳重娥教授領導 44位各國專家,利用四年時間審閱、批判和綜合證據,發表《柳葉刀委員會糖尿病報告》,指出目前糖尿病於預防、治療和專業教育方面的重大落差,並提供路線圖,以減輕糖尿病和慢性病對社會造成的負擔。



(由左至右) 吳志輝教授、劉雲輝教授、陳重娥教授及馬青雲教授。

(由左至右) 吳志輝教授、劉雲輝教授、陳重娥教授及馬青雲教授。

 

(由左至右) 吳志輝教授、馬青雲教授、胡令芳教授、陳重娥教授及雷頌恩教授。

(由左至右) 吳志輝教授、馬青雲教授、胡令芳教授、陳重娥教授及雷頌恩教授。

 

劉雲輝教授。

劉雲輝教授。

 

馬青雲教授。

馬青雲教授。

 

吳志輝教授。

吳志輝教授。

 

陳重娥教授。

陳重娥教授。

 

「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獲批項目學者合照。

「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獲批項目學者合照。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