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09年11月15日

中大兩研究項目獲卓越學科資助逾億元

2009年11月15日
分享
列印

楊偉豪教授

科大衛教授

「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旨在透過審視文獻,並記錄田野的建築形象、宗教祭祀、鄉村儀式等具地方特徵的標誌,撰寫大眾的歷史。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牽頭的兩個研究項目,共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第五輪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撥研究經費逾一億零三百萬港元,以支持未來八年的研究。中大訊息工程學講座教授楊偉豪教授領導的「網絡編碼研究所」項目,獲撥款八千多萬元;歷史學講座教授科大衛教授領導的「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項目,是自卓越學科領域計劃設立以來首個入選的人文學科項目,獲撥二千三百多萬元。

網絡編碼研究所

中大是網絡編碼理論(network coding theory)的發源地,這項創新研究是訊息科學領域近年的重大突破。這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在中大建立一所世界領先的網絡編碼研究所,以研究網絡編碼理論及其在互聯網、無線通訊、訊息安全,數據存儲和生物訊息等領域的應用,從而使香港成為世界網絡編碼的主要研究中心。

楊偉豪教授希望透過這項目進一步加強香港在網絡編碼領域的領導地位,為這個「香港故事」揭開新一頁。他表示,研究所將聘任十至十五名研究教授及博士後研究員,藉以培育優材;又會與工商界合作,針對無線上網的速度及穩定問題改良產品,推出巿場。「我們期望在數年內,提升香港訊息工程的研究及教育水平;長遠計劃是吸引外國資金來港成立研究所及發展相關工業,從而促進本港經濟。」

楊教授的團隊在九十年代便已提出網絡編碼理論,隨即掀起網絡訊息傳輸的革命。其理論是用編碼器取代路由器,發送訊息的證據(evidence about the messages),而非整個訊息。編碼接收器收到證據後便重組還原訊息,使網絡通信更快速、可靠、穩定及安全。楊教授舉例說,在傳統點對點 (P2P) 分享網絡,傳送一段短片或需時五至六分鐘才能達致穩定,但網絡編碼技術則可將之縮短至二十至三十秒。他說︰「這只是網絡編碼眾多應用範疇之一。」

楊教授團隊共有十五位本地學者,當中十一人來自中大。他對獲得資助感到榮幸,並說︰「雖然這項本土研究全部在香港進行,但我深信研究結果將為全球帶來重大影響。」

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科大衛教授領導的項目,為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探索從宋朝至二次大戰長達千年的中國歷史。科教授將由地區的角度出發,自下而上地撰寫大眾的歷史。傳統以中央角度撰寫的歷史往往忽略大衆的觀點,但科教授認為這卻是歷史研究中的重要一環,他解釋道:「各地的鄉民通常比學者更了解其本土的歷史痕跡。」

科教授是比較及公眾歷史研究中心主任,其有關華南地區文化與鄉村社會變遷的研究著作甚豐。這項目將會有十四位學者參加,研究中國各地的地方史。科教授說:「是次撥款有助我們擴展研究範圍。以往我們多專注於探究華南歷史,現在可以將研究範圍擴展至全國。」

研究團隊將採取跨學科的研究方法,除運用歷史學傳統的研究方法外,更結合歷史人類學的精粹。歷史人類學為一新冒起學科,其學說為歷史學家帶來不少啟迪。

科教授的研究團隊將審視大量的地方歷史文獻,如碑記、科儀書、契約、族譜等。這些來自鄉土的文字材料有助豐富地方史料的文類,展現出多元的歷史面相。他們亦會分析廟宇建築、記錄各地獨特的祭祀傳統及地方神祇故事。科教授解釋,他對中國千年以來的社會結構和地域認同演變的歷史最感興趣,務求將這些區域研究置於整體歷史中,以有效理解中國的多樣性。

第五輪的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共收到二十八份建議書,只有五個項目脫穎而出,獲得資助。卓越學科領域計劃於1998年成立,至今共資助了十五個項目,其中六個由中大統領。



楊偉豪教授

楊偉豪教授

 

科大衛教授

科大衛教授

 

 

 

「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旨在透過審視文獻,並記錄田野的建築形象、宗教祭祀、鄉村儀式等具地方特徵的標誌,撰寫大眾的歷史。

「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旨在透過審視文獻,並記錄田野的建築形象、宗教祭祀、鄉村儀式等具地方特徵的標誌,撰寫大眾的歷史。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