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太空所碩士班學生成功完成第四期聯合國實習計劃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太空所)與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簡稱UNESCAP)的信息通信技術與減災部門合作開展的第四期研究生實習計劃已於日前順利完成。參與是次實習計劃的六位太空所碩士研究生包括:張宇涵、戴憶如、頰江杰、謝欣婷、覃月和于暢。他們的主要實習工作包括:
1)利用衞星遙感技術監測土地利用及地表覆蓋。主要針對柬埔寨和吉爾吉斯斯坦十年內的土地利用變化,並通過科學技術準確測量區域地表覆蓋的動態變化和空間分布,完成該兩個國家於2005、2010和2015年三個年份的土地利用及地表覆蓋分類及分析。這些資料對於研究區域變化,例如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地表地熱平衡、土壤空氣濕度、能量和碳循環、氣候變化等具重要意義。
2)參與亞太地區防災減災工作的調查研究。實習生獲安排探訪亞洲理工學院的區域整合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實驗室,就季風與洪水災害等方面進行交流;他們亦參觀該學院的亞太區域實時監測網絡,探討預測洪水的模型框架與其中所應用的虛擬現實技術;並利用Google Earth Pro提供的相關功能,進行洪水淹沒的三維模擬。此外,他們負責從相關網站和報告中搜集資料,研究亞太地區遙感技術在乾旱監測方面的現狀和進展,並整理相關可行有效的方案和下載遙感NDVI數據影像,以協助完成關於亞太區域乾旱災害的研究,為成員國乾旱災害監測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3)參加相關的國際研討會。六名中大碩士生在實習期間參加了湄公河流域發展中國家的地理空間數據和技術研討會,討論如何更有效地將全球地理空間信息管理用於地表覆蓋/地表利用、水資源/水災害、食品安全、氣候變化等領域,以應對全球性挑戰。他們在世界環境日當天參與由聯合國環境署(UNEP)與曼谷地鐵公司聯合舉辦的公益活動「WILD FOR LIFE」。
4)作為志願者協助UNESCAP開展第72屆年會。本年度會議以「科學、技術與創新促進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為科學技術和創新擬定了一個共同而明確的概念框架,以支持成員國制訂和實踐相關政策、框架和戰略,從而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的發展。
通過參與上述科研和後勤服務工作,實習生們獲益良多。他們將所學到的有關知識的實踐和應用,讓自身技能得到鍛煉和提升。在減災防災部門的工作加深了他們對一些災害風險地區的了解,例如日本的地震和颱風,斐濟的海嘯和颱風等災害都嚴重影響當地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如何建立有效的災害預警系統、第一時間救援、災後重建等課題都值得作深入討論和研究,為他們進一步的研究和學習提供了動力和啟發。對實習生來說,在聯合國這個多元文化的大舞台,與不同國家、文化、專業的人在一起工作,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自2013年以來,太空所與UNESCAP已開展了四期實習計劃。通過這個實習計劃,太空所的科研與人才培養計劃得到聯合國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讚賞,從2016年開始,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將資助和派遣國際留學生到太空所的碩士學位課程學習。
太空所聯合國實習計劃自2013年推行以來一直獲香港順龍仁澤基金會大力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