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9年4月8日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民調:近四成市民視大灣區規劃為港發展機遇過半數認為港人在大灣區內發展欠優勢

2019年4月8日
分享
列印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今年二月正式發布。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曾於二零一七年五月和二零一八年五月就「大灣區規劃」進行民意調查,並於近期作第三次電話訪問。本次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37.3%)受訪市民認為「大灣區規劃」是香港的發展機遇,但超過一半受訪市民(53.8%)表示香港人在大灣區內發展優勢很少或完全沒有。 

本次調查顯示,三成七(37.3%)受訪市民同意「大灣區規劃」是香港的發展機遇,但也有近兩成(18.6%)受訪市民持反對意見,三成七(36.8%)受訪市民則回答「一半半」,另有7.3%受訪者以不知道或很難說作答(見附表一)。 

「大灣區規劃綱要」公布了香港在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定位,但近四成六(45.8%)受訪市民認為香港參與「大灣區規劃」對香港發展「好壞參半」,三成一(30.5%)受訪市民認為參與其中的好處多些,一成一(10.6%)的受訪市民則認為壞處多些。另有一成三(13.2%)受訪市民以不知道或很難說作答。相比二零一八年與二零一七年調查的結果,受訪市民對香港參與「大灣區規劃」的態度並無統計上的顯著變化(見附表二)。 

有關「大灣區規劃」對香港帶來機遇和挑戰,四成二(42.0%)受訪市民同意「大灣區規劃」有助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產業,不同意的有兩成半(24.5%),回答「一半半」的亦有兩成六(26.0%),另有7.5%受訪市民以不知道或很難說作答(見附表三)。 

四成八(47.8%)受訪市民同意「大灣區規劃」可以拓闊香港人就業和生活空間,不同意的則有近三成(28.6%),近兩成(17.9%)受訪市民回答「一半半」,另有5.7%受訪市民以不知道或很難說作答(見附表四)。 

四成半(45.3%)受訪市民同意「大灣區規劃」會模糊「兩制」界限,不同意的比例近三成(28.2%),回答「一半半」的有一成四(14.4%),另有一成二(12.1%)受訪者以不知道或很難說作答(見附表五)。 

四成二(42.3%)受訪市民同意「大灣區規劃」會令更多內地人來分薄香港人資源,不同意的比例近三成(29.1%),回答「一半半」的受訪市民亦有兩成一(21.4%),另有7.3%受訪者以不知道或很難說作答(見附表六)。 

「大灣區規劃綱要」提出要為港人到大灣區內發展提供便利條件。然而,調查卻顯示,近五成四受訪市民認為香港人在灣區內發展優勢「很少」(38.1%)或「完全沒有」(15.7%),三成(30.3%)受訪市民則認為香港人在區內發展優勢「頗大」(26.2%)或「非常大」(4.1%)。其餘的一成六(15.8%)以不知道或很難說作答。比較上一次同樣的問題,各項回答的百分比分佈並沒有統計上顯著的變化(見附表七)。 

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或生活既需要信心還需要意願。調查顯示四成二(41.8%)受訪市民沒有去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或工作的意願,而有意願的受訪市民則有三成八(37.8%),另有兩成(20.3%)以不知道或很難說作答(見附表八)。 

表示沒有意願的受訪市民,前三項最多提及的原因的第一項是「與內地政治環境有關的因素」(20.4%),例如「對內地法制欠信心/對內地政治印象負面等」。第二是「與內地社會層面有關的因素」(20.4%),例如「不習慣內地生活/對內地社會有負面印象/內地生活質素差等」。第三是「與個人層面有關的因素」(20.0%),例如「不想離開家人/個人能力/滿意目前的工作等」(見附表九)。

而表示有意願的受訪市民,前三項最多提及的原因的第一項是「與內地經濟層面有關的因素」(39.8%),例如「內地經濟前景較好/工作機會較多/薪酬福利較吸引等」。第二是「與內地社會層面有關的因素」(36.8%),例如「內地住屋租金低/消費水平低/內地生活質素不差等」。第三是「與個人層面有關的因素」(6.4%),例如「想累積內地工作經驗/建立人脈/內地有親友/工作需要等」(見附表十)。 

是次電話訪問於二零一九年三月十六日至二十一日晚上進行,共成功訪問703位18歲或以上的市民,成功回應率為36.3%。以703個成功樣本推算,百分比變項的抽樣誤差在正或負3.70個百分點以內(可信度設於95%)。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電話調查研究室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