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香港和澳門的炎症性腸病新增個案高踞亞洲首三位中大成立資料庫助市民增加認知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主要影響腸道的慢性非傳染病,主要分為克隆氏症及潰瘍性腸炎,其病理成因未明,但醫學界相信此病症是由遺傳、免疫及環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誘發。由於炎症性腸病在香港是一種相對較新的疾病,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正建立一個全港炎症性腸病資料庫,以統計患者人數及增加市民的認知。
炎症性腸病的特點是腸道黏膜發炎,患者會嚴重腹瀉、腹痛、排便次數不規律兼帶有血液和粘液,嚴重者更可能出現併發症如急性腸道膨脹(即毒性巨結腸症)或腸穿孔,約三分之二的患者一生至少要進行一次手術。炎症性腸病現時沒有根治方法,患者一般在二十至四十歲發病,自始長期受疾病困擾,影響生活質素,最後更成為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
二十年來,炎症性腸病在亞洲的發病率不斷上升。由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助理教授黄秀娟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亞太區九個國家及地區,包括澳洲、中國大陸、印尼、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及香港進行炎症性腸病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發現,炎症性腸病的整體發病率為每十萬人中有1.37人,男性患者比女性多。香港和澳門的炎症性腸病新增個案更高踞首三位,發病率分別為每十萬人有3人及2.2人。與1991年至2001年時本港每十萬人只有一人患上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比較,增加了三倍。研究亦發現患者出現嚴重及潰瘍蝕穿腸道(簡稱「瘻管」)的情況在亞洲亦很常見。
由於本港缺乏有系統的炎症性腸病數據,醫生和患者可能因意識不足而忽視表徵及延誤診斷,導致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有見及此,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正建立一個全港炎症性腸病資料庫,以統計本港炎症性腸病患者的人數。本地十四間公立醫院將參與此資料統計。至於在私家醫生或醫院覆診的病人,可於9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間致電2632-1519登記。研究所希望藉此提升市民對炎症性腸病的認知,從而減低延誤診斷的情況,讓病人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