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1年2月22日

中大四位學者獲授予首屆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及研究學者名銜

2021年2月22日
分享
列印

黃聿教授

沈建法教授

謝作偉教授

吳藝林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四位學者早前憑卓越的研究成果,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頒發首屆「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及「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獎項(2020/2021年度)。每名得獎者可於60個月資助期間,獲發放經費津貼以聘任替假老師及支持研究項目的開支,讓他們能專注於研究工作。

三位獲頒「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獎項的中大學者分別為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黃聿教授、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沈建法教授、化學系卓敏化學講座教授謝作偉教授,他們分別獲發經費津貼港幣約780萬元;物理系副教授吳藝林教授則獲頒「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獎項,並獲發經費津貼港幣約520萬元。

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

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黃聿教授

研究項目﹕運動通過機械性刺激促進不同器官之間的信號交流而增強血管及代謝功能

黃教授為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兼心腦血管研究所所長,長期致力於心血管領域的研究,先後兼任17份SCI期刊的編輯和編委工作,包括現任美國心臟學會《循環研究》亞洲區副主編。他目前亦擔任中國血管醫學學會副主席和國際心臟研究學會中國分會副主席。2019年他被推選為國際心臟研究學會首批中國籍會士之一,並憑出色研究成就屢獲殊榮,包括2020年度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學者獎、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19年度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17年度二等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5年),以及裘槎基金會「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14年)。

黃教授的團隊將致力研究在心血管疾病動物模型中,運動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肥胖症和糖尿病等在血管保護作用的新分子機制和信號交互調節,以發掘出能逆轉血管功能障礙的方法;同時識別運動時能促進器官之間功能聯繫的信號蛋白和代謝產物,找出具有診斷意義的生物標誌物,以及針對心血管和代謝性疾病的有效治療靶點。

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沈建法教授

研究項目﹕區域遷移系統建模與模擬

沈教授為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教授兼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其研究領域包括人口遷移與城市化、城市與區域發展、香港與珠江三角洲等,在理論與方法的發展、實證分析與應用方面作出不少貢獻,包括建立雙軌城市化框架和找出中國人口遷移模式改變的原因。根據《城市研究》2017年發表的論文,沈教授是1990至2010年全球城市研究領域前50名最具生產力的學者之一,去年他更入選美國史丹福大學發布的全球排名前2%科學家名單;並憑傑出研究成果獲頒2007-08及2013-14年度中大卓越研究獎。

沈教授將運用創新的模擬方法分析遷移模型的誤差來源。模型誤差可以因遺漏重要的變量、隨機過程的錯誤假設和隨機過程等不同因素引起,但以往的遷移模型研究只用擬合度這項綜合指標評估模型,不能區分各種誤差。沈教授的研究將解決此難題,利用創新的方法有效識別各種錯誤,推進遷移建模的方法,更準確地分析遷移流。

化學系卓敏化學講座教授謝作偉教授

研究項目﹕便宜金屬催化的選擇性B-H官能團化﹕功能碳硼烷衍生物的可控制備及在催化中的應用

謝教授專注於金屬有機化學和主族元素化學的研究,包括碳硼烷、超級碳硼烷、金屬碳硼烷和低價硼化學等,在碳硼烷可控官能團化研究及超級碳硼烷化學領域作出重要貢獻。謝教授至今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逾300篇論文,其研究成果多次獲美國化學會週刊《化學化工新聞》(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作重點介紹。

謝教授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科學院院士及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曾獲頒多個獎項,包括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9年)、中國化學會「黃耀曾金屬有機化學獎」(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年)及裘槎基金會「傑出研究獎」(2003年)。謝教授將研究嶄新且便宜的金屬催化合成方法,為碳硼烷功能分子的高效建構和相關應用發掘更多可能性。

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

物理系副教授吳藝林教授

研究項目﹕細菌活性物質在黏彈性液體和凝膠中的自組織

吳教授的研究興趣為生命物質的物理現象,一個融合物理學和生物學的領域。目前,他的團隊正致力於研究和理解微生物系統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自組織現象。吳教授近年亦就細菌的運動行為,包括界面附近的細菌運動、細菌集群和細菌群落的自組織等有不少新發現。至今,他已指導五位博士及兩位碩士畢業生,並於2017年獲頒中大青年學者研究獎。

吳教授的團隊將研究細菌構成的活性物質在複雜流體環境中的自組織行為和力學性質,期望為非平衡物理學和活性物質工程提供新的模式體系。

有關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

「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和「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分別為卓越非凡的教授級和副教授級學者提供教學及行政職務方面的持續支援,讓他們能專注於研究及發展工作。兩項計劃涵蓋所有學科,每年各設10個獲獎名額。得獎者獲授予「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或「研資局研究學者」名銜,其所屬大學將獲發港幣約780萬元(研資局高級研究學者計劃)或港幣約520萬元(研資局研究學者計劃)經費,用於聘任替假老師及支付研究項目開支,包括聘任研究人員、購置器材設備、公幹旅費、膳宿津貼及發表研究成果的費用等,兩項計劃均為期60個月。

更多有關獎項的資料,請瀏覽﹕
https://www.ugc.edu.hk/eng/rgc/about/events/award/award20201124.html
https://www.ugc.edu.hk/big5/rgc/funding_opport/rrfs/



黃聿教授

黃聿教授

 

沈建法教授

沈建法教授

 

謝作偉教授

謝作偉教授

 

吳藝林教授

吳藝林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