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雙喜臨門賀新歲中大文物館展出清朝祭器及豬文物
為迎接豬年來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將由2019年1月26日至5月5日同時舉行兩個賀歲展覽,分別為「皇朝禮器」及「己亥說豬」,展出60餘件清朝祭器、乾隆年製的龍袍,以及二十餘例與豬相關的文物。展覽費用全免,歡迎公眾參觀。
文物館今天(1月25日)舉行了「皇朝禮器」開幕典禮,主禮嘉賓包括客席策展人郭家彥博士、懷海堂堂主鍾棋偉先生、中大副校長吳樹培先生、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署理所長何志華教授、中大文物館諮詢委員會主席莫華釗先生,以及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
「己亥說豬」展覧
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是古代農業社會重要的食物來源,佔有一定的經濟地位。在數千年中國文化和歷史軌跡中,豬留下了不少故事和傳說,例如豬頭和尚,還有《西遊記》中的豬八戒,相關文物亦不計其數。2019年恰逢農曆己亥豬年,在新年節日期間,文物館特別陳列本館及本地收藏家所藏與豬相關文物二十餘例,以俟諸同好,共賀佳節。
「皇朝禮器」展覽
在漫長的中國帝制歷史中,皇室祭典一直是十分重要的,擔當著宣導統治者乃天命所歸的角色。清朝乾隆皇帝當年決心規範和鞏固皇室祭典形制,以遵古制,不僅修繕和擴建了舉行祭典的壇廟,同時亦命臣工釐定祭典用以昭示皇權的繁瑣禮制,促成《皇朝禮器圖式》一書面世。《皇朝禮器圖式》由乾隆親自監督編纂,收錄大清皇室祭典所需的祭祀用品、祭器、冠服、樂器、鹵簿、武器、祭祀場所之概要,各壇廟所需祭器之形制與數量等,還附有1,300張彩色插圖及詳細的文字解說。
有別於以奢華著稱的清宮藝術品,清朝祭器以瓷質為主,仿古代青銅器的造型。《皇朝禮器圖式》描述了八種清代宮廷瓷質祭器,每款祭器的尺寸及紋飾不盡相同。清代祭典以形式、規模、特點分級,祭器的顏色與數量及祭品的規格會因應祭典的重要性與壇廟的規格而有所差別。成組成對的祭器托舉著各式符合規制的祭品,渲染肅殺莊嚴的氣氛,使祭典得以按部就班地進行。由此可見,這些祭器在清代皇室祭典扮演著無出其右的角色。
郭家彥博士及懷海堂堂主鍾棋偉先生慷慨惠贈清朝祭器,不但豐富了文物館的館藏,更使文物館成為兩岸故宫博物院外,擁有最多清朝祭器的博物館。
是次展覽展出清朝祭器60餘件,另有一項乾隆年製的龍袍。展出的祭器均為《皇朝禮器圖式》所載的多種罕見祭器,以有色瓷質祭器為主,另有銅器及漆器。雖然在1748 年至1911 年期間,《皇朝禮器圖式》所錄祭器被大量生產並用於北京皇家壇廟,但只有極少數流傳於世。是次展覽將史無前例地帶觀者走近清帝祈求神明指引、福佑天下的祭祀現場,一窺這些祭器如何在營造典禮肅穆隆重氣氛上扮演重要角色。
為了讓公眾多角度認識清朝祭器,文物館出版展覽同名圖錄,收錄郭家彥博士編寫的論文,並附有不同器型的圖版及文字解說。文物館亦舉辦研討會,邀請郭家彥博士及兩岸專家學者分享其研究清代祭器的成果。所有活動費用全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另外,文物館特意從專業的展覽內容發掘有趣的闡釋角度,於展廳安排了一些小遊戲,讓公眾從趣味及互動體驗中領略清朝祭典與祭器的重要資訊。
「己亥說豬」及「皇朝禮器」展覽詳情如下:
日期: |
2019年1月26日至5月5日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廳I |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三、五、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
休館時間: |
逢星期四 |
查詢電話: |
3943-7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