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研發環保抗震土房 勇奪國際居住建築大獎
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教授領導的「一專一村」團隊 (下稱「團隊」) 爲雲南一對因地震失去家園的老年夫婦設計及建造低成本的新型抗震夯土農宅,同時為當地村民示範了一個安全舒適、經濟實用及可持續發展的重建方案。該項目最近在全球超過250個建築項目中突圍而出,榮獲英國《建築評論》雜誌2017年度居住建築大獎 (Architectural Review House Awards),更同時入圍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兩獎將於11月在德國柏林頒發。
2014年8月,雲南魯甸縣發生6.1級地震,導致617人死亡,近81,000幢房屋盡毀。位於震央附近的光明村第12村民小組,共有61户家庭,八成房屋都是傳統夯土建築,震後全數嚴重損毀。村民因此對傳統土房失去信心,轉而修建磚混住宅(以磚及混凝土作為主要材料)。然而,災後建築材料價格飛漲,村民無法負擔,加上磚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不足,冬冷夏熱,當地又缺乏技術工匠,種種問題都令重建工作面對很大困難。
2014年10月,中大建築學院的吳恩融教授、萬麗博士和博士生遲辛安,與劍橋大學地震專家蘇國湄博士及昆明理工大學的柏文峰教授合作,決心為光明村設計一種既抗震、造價低廉、環保又舒適的民居,作為示範項目。他們研究傳統夯土建築的不足,致力設計改良方案,經過多翻測試,最後以四個月時間建成了一幢兩層高、面積148平方米的新型抗震夯土農宅。新土房的建築成本每平方米只需940港元,相比同村的混凝土房屋成本(每平方米1,400-1,600港元)節省達40% 。
該幢新農宅的戶主,是光明村工匠楊慶廣年屆八旬的父母。兩位老人在地震後希望重建自己的土房,住在帆布帳篷中已達一年之久,都不願意搬到子女的磚房。吳教授的團隊為這對老夫婦而建的新型農宅,不但重建村民對傳統土房的信心,更示範了夯土建築如何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質。
不失傳統風貌 抗震舒適又環保
傳統夯土建築在雲南紅土高原有悠久歷史。生土作爲建築材料,經濟易得,冬暖夏涼。震後重建工程更可善用倒塌房屋的泥土,免卻建材的遠距離運輸和深加工,省時省成本。項目團隊調較土料中粘土、砂子、纖維的比例,加入極少量水泥,並在牆體中加入竪向鋼筋和橫向混凝土圈樑,以提升整體的抗震性能。經多番測試,改良後的土房能滿足8度設防的抗震要求。
團隊考慮到楊氏老夫婦的日常生活,打造了採光及通風良好、舒適美觀的半室外中庭空間,作為他們休息的主要場所;雙層中空玻璃窗及屋頂隔熱層確保室內冬暖夏涼,減低能源消耗。農宅門外設有院落,種有草地和樹木以提升景觀效果,同時讓老夫婦與朋友在此閒話乘涼。
楊氏老夫婦表示:「新的土房冬暖夏涼,光線充足,孫兒都很喜歡假日在這兒留宿。舒適的中庭空間讓我們兩老可以在屋內竹編及繡花等,工作時間長一點也不覺累。」
授之以漁 村民共建
新型抗震土房所需的建築技術和工具簡單易學,楊慶廣及光明村村民參與了整個重建過程。他們在重建過程中學習的技術,可以用以維護房屋,更可加以傳承和發揚,成為一門謀生技藝,讓他們自力更生,改善生活水平。「授之以漁,村民共建」是中大團隊帶動當地經濟,並建立社區歸屬感的方法。
楊慶廣表示:「我很感謝『一專一村』團隊為我的父母建造了如此舒適的房屋,並讓我和太太可以參與建築工程,學會一技之長以維持生計。鄰舍們參觀我們的房子後,都表示很想親自搭建這麼的一幢房屋。」
《建築評論》2017年度居住建築大獎的評審特別讚揚團隊對當地社區的深入理解,為居民提供本地化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建築方案,讓居民感到自豪,甚至重新欣賞當地建築傳統。
吳恩融教授表示:「是次研究項目獲獎,是對中大團隊的認同。通過對傳統建造技術的簡單改進和提升,配合切合生活需要的設計及研究,我們既可確保建築安全穩固,又可保護生態、當地歷史及與之共生的鄉村生活方式,改善村民生活。」
冀成災後重建和夯土建築規範 支援中國西南鄉村建設
中國西南的貧困農村多位處山區,普遍存在交通不便、發展落後、資源匱乏等問題,很多基本生活的需要都得不到關注。「一專一村」農村可持續發展支援計劃 (www.1U1V.org) 由中大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教授和建築學院萬麗博士在2014年初籌組及推行,其理念是整合一所高校的專業知識和人力資源,以策略性、系統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從居住環境、健康及公共衞生、教育文化及經濟等多方面,因地制宜,改善一個農村的環境和民生。
在此之前,吳恩融教授自2005年起已帶領學生先後完成「良橋助學夢成真」、「瑤學行」、「毛寺村生態實驗小學」和「無止橋」的眾多建橋和災後重建項目,曾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國際大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國際生土建築大獎、香港環保建築大獎等國內外知名專業獎項的肯定。
團隊的下一個目標,是將這種新型抗震夯土農宅建造技術推廣至更多西南地區的鄉村,為內地的災後重建政策和夯土建築規範提供指導和依據。團隊現時已在雲南大擺衣村開展新的生土建築項目,並在昆明建立生土建築研究發展中心,展開科研及學術交流,培訓工匠及制定指導圖冊,將有關技術傳授予當地村民。
《建築評論》雜誌居住建築大獎 (Architectural Review House Awards)
《建築評論》年度居住建築大獎(AR House Awards)旨在表彰全球具有特別貢獻的居住建築,今年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超過250個項目參選。在入圍的15個項目中,有6個進入最終評審階段,由獨立的評審人親自到現場參觀和給予評價,最終决定優勝者。https://www.architectural-review.com/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