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5年11月17日

中大醫學院研「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治前列腺肥大9成病人經新法治療後可正常排尿

2015年11月17日
分享
列印

領導「前列腺動脈栓塞術」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主任兼透視微創治療基金臨床科學中心主任余俊豪教授(左二),與團隊成員外科學系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左一)及泌尿外科組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趙家鋒醫生(右一)合照。

余教授(右)及吳教授展示「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所使用的手術導管及特製微球。

黃先生(左)曾因患前列腺肥大需「插尿喉」導尿,他於今年8月接受「前列腺動脈栓塞術」後,現已可正常排尿。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於2014年起率先研究「前列腺動脈栓塞術」,並於今年6月起應用此治療方案於受良性前列腺肥大困擾之病人,初步治療成效良好,9成病人在術後2星期已可正常排尿。研究團隊將繼續進行臨床研究,期望能收集更多有關此療法的資料和數據,將來能為病人提供外科手術以外之選擇。 

【良性前列腺肥大症】

前列腺是男性的生殖腺,負責製造濃液混和精子形成精液。良性前列腺肥大是前列腺的腺狀組織非癌症增生,常見於年長男性,發病率會隨著年紀而增加。當腺狀組織不斷增生,有機會堵塞尿道,阻礙正常排尿。根據香港政府衞生署數字顯示,逾半60歲以上男性患有良性前列腺肥大,而80歲以上男士,則有九成是病患者。若以2015年年中人口數字推算,本港共有逾43萬男士患有此症。 

良性前列腺肥大症患者當中約50-60%病人沒有表徵,但此病會隨年月增長而逐漸影響排尿功能,病人有機會慢慢出現尿急、等尿、尿頻、小便流量微弱、尿瀦留甚至血尿等徵狀。如尿液長期不能排清,亦會增加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及腎衰竭等風險。 

【前列腺肥大症治療方法】

前列腺肥大症若徵狀輕微、沒有影響患者生活的,一般毋須積極治療,只需定期覆診,以監察病情及預防出現併發症;但若病情嚴重至造成生活上的困擾,醫生會根據前列腺的大小來處方藥物,完全不能排尿的病人需插入尿管導出尿液(俗稱「插尿喉」)。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表示:「如果藥物治療成效不彰時,便得用外科手術『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URP),經過尿道用刮刀將阻塞尿道的前列腺切除,使尿道回復暢通。TURP是現時紓緩前列腺增生最有效的外科手術,然而,約80%病人在術後會有逆行射精、勃起困難或精液量變少等性功能問題。」 

【前列腺動脈栓塞術】

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於2014年起率先研究「前列腺動脈栓塞術」,透過X光影像導引鎖定供血給前列腺的動脈後,以直徑約100-300微米的特製微球堵塞該動脈,令相關腺狀組織缺血性壞死及萎縮,以紓緩尿道堵塞的情況。 

自今年6月起,研究團隊至今共為10位前列腺肥大病人進行「前列腺動脈栓塞術」,病人在術後均沒有不適及沒有出現併發症,當中9位在2星期後已經可正常排尿,磁力共振影像亦確定病人的前列腺體積縮小。病人的小便流量在術後2星期開始逐步增加,病徵亦相應消失。

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主任兼透視微創治療基金臨床科學中心主任余俊豪教授總結:「接受『前列腺動脈栓塞術』的病人當中,有7位在接受治療前已完全不能排尿,需要插入尿管,其中6位在術後2星期內可正常排尿。另外,亦有3位病人在術後病徵逐步紓緩。這些病例的初步結果顯示『前列腺動脈栓塞術』的治療成效令人鼓舞,是一個安全及有良好潛力的前列腺肥大微創治療方案。」 

余教授又補充,由於「前列腺動脈栓塞術」牽涉使用手術導管經由大腿動脈延伸至盤腔血管,若病人本身有血管硬化導致前列腺動脈閉塞,便不適合接受此治療。為收集更多臨床資料和數據,研究團隊希望招募40位前列腺肥大症病人接受新療法,已確診前列腺肥大並且完全不能排尿的病人如有興趣可致電2632 2046查詢。



領導「前列腺動脈栓塞術」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主任兼透視微創治療基金臨床科學中心主任余俊豪教授(左二),與團隊成員外科學系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左一)及泌尿外科組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趙家鋒醫生(右一)合照。

領導「前列腺動脈栓塞術」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系主任兼透視微創治療基金臨床科學中心主任余俊豪教授(左二),與團隊成員外科學系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吳志輝教授(左一)及泌尿外科組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趙家鋒醫生(右一)合照。

 

余教授(右)及吳教授展示「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所使用的手術導管及特製微球。

余教授(右)及吳教授展示「前列腺動脈栓塞術」所使用的手術導管及特製微球。

 

黃先生(左)曾因患前列腺肥大需「插尿喉」導尿,他於今年8月接受「前列腺動脈栓塞術」後,現已可正常排尿。

黃先生(左)曾因患前列腺肥大需「插尿喉」導尿,他於今年8月接受「前列腺動脈栓塞術」後,現已可正常排尿。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