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0年10月5日

中大微創介入治療心房間隔缺損的最新發展

2010年10月5日
分享
列印

(右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心臟科主管余卓文教授及副教授林逸賢教授講解如何為心房間隔缺損患者置入導管及堵塞器

初生嬰兒約有1%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其中85%的病童能存活到成年,而心房間隔缺損(俗稱心漏)是成人最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疾病。正常人的心臟有四間房間,心臟上半部分分為左右心房,由“心房間隔”的肌肉組織把它們完全隔開。當心房間隔出現缺口時,就會形成心房間隔缺損,部分左心房的血液會經缺損位置流往右心房,再經右心房進入肺部,令肺部充血,引致肺壓升高及加重心臟負擔。如不及早治療,會引致心衰竭(右邊心臟肌肉受損)、肺動脈高血壓(肺動脈壓力過高)、心律不整(心臟跳動不正常)及增加中風的風險等併發症。最常見的症狀是出現呼吸困難、容易疲勞與心悸。

 外科手術一直是治療心房間隔缺損的方法,患者需要進行全身麻醉及開胸手術。隨著醫學進步,介入治療已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大部分患者僅需局部麻醉,在X光造影和心臟超聲波監察下,在患者大腿旁邊的腹股溝靜脈插入間隔堵塞器和連接的導管,然後利用導管將堵塞器引導至心房,並置入堵塞器以填補缺損部分。治療後,心臟細胞便會在堵塞器周圍増生組織,並把缺損部分自然閉合。介入治療只需局部麻醉,創傷較低,康復快,不會留下因開胸手術造成的永久傷痕。

 由2005年開始,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心腦血管醫學研究所余卓文教授和林逸賢教授,以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的醫療專家共同策劃了心房間隔缺損的診治服務。患者需在綜合先天性心臟科診所接受兒科或成人心臟科醫生臨床評估和進行超聲波心電圖檢測。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孕婦,則會經由心臟科醫生、婦產科醫生和麻醉師的綜合評估及治療下,把懷孕風險降到最低。另外,威爾斯親王醫院在香港率先引入嶄新的超聲波技術包括心臟內超聲波及實時三維經食道超聲波,有助醫生詳細及準確地評估疾病風險,掌握患者心臟的結構和功能,大大增加手術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過去五年,共有75名心房間隔缺損的患者在威爾斯親王醫院接受介入治療,其中只有3名患者需進行傳統外科手術。

 從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間,中大已為76名心房間隔缺損患者置入堵塞器,年齡介乎於14-85歲,平均年齡為46歲,女性患者為71%。當中有75名患者治療成功,並沒有死亡個案,成功率高達98.7%。其中47%(35名患者)患有嚴重肺動脈高血壓,28%(21名)患者有較大或多個心房間隔缺損。患者置入堵塞器的平均大小為直徑22±7 毫米,治療時間平均大約為79±37分鐘,一般只需住院2天。在平均六個月的跟進治療期間,93%(70名)患者的右心房大小已恢復正常,91%患者的症狀得以改善。

 總括而言,介入治療為心房間隔缺損患者提供了低創傷、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方案,更可避免外科手術帶來的風險及心房間隔缺損併發症。



(右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心臟科主管余卓文教授及副教授林逸賢教授講解如何為心房間隔缺損患者置入導管及堵塞器

(右起)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系主任、心臟科主管余卓文教授及副教授林逸賢教授講解如何為心房間隔缺損患者置入導管及堵塞器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