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0年10月7日

中大倡訂可持續樹木策略改善本港樹木管理

2010年10月7日
分享
列印

(左起)香港園藝專業學會有限公司林德澤先生、中大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課程學生伍雪瑩小姐、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趙紹惠教授、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及香港園藝專業學會有限公司李賢祉博士,以及中大物業管理處園藝組黃秉雄先生

趙紹惠教授示範檢查病樹的方法

以不同方法探測樹木的密度,評估樹幹的空心程度:敲擊法

以不同方法探測樹木的密度,評估樹幹的空心程度:阻力器

以不同方法探測樹木的密度,評估樹幹的空心程度:聲納探測器

近年,香港政府致力綠化城市,同時公眾亦愈趨關注塌樹的風險。迅速的基建發展導致土地用途改變,影響都市樹木的生存空間及生長。因此,制訂可持續的樹木策略實屬必須。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趙紹惠教授與香港園藝專業學會有限公司及校內的物業管理處園藝組攜手合作,探討本港樹木的健康狀況,指出樹木所面對的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以改善樹木管理。該研究計劃亦呼籲有關當局制訂可持續樹木策略,以提升樹木管理的成本效益。 

具可持續性的樹木管理策略應從設計和規劃開始,而正確選擇樹種是關鍵之一。儘管世界各地傾向保護本地物種,香港對本地物種的認知卻十分貧乏,多依賴和使用如鳳凰木等外來物種,惟外來物種未必能在香港環境正常生長。有見及此,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與園藝組合作進行了一項先導研究,探討兩種常用綠化樹木──外來異葉南洋杉和原生樟樹的健康狀況,以建構一個香港樹木健康的數據庫。此外,亦建議修訂發展局樹木風險評估的準則(表格2),除採用目視樹木檢測法外,亦提倡採用標準擊法和觸法,並利用微抽樣方法檢測樹木的木質強度和內部的腐壞情況,以審視明顯和潛藏的塌樹風險,從而採取補救措施,如噴灑農藥以治療樹木的傳染病。 

不合適的生長環境(如狹窄的道路旁)會導致樹木變弱。此外,城市的樹木需修剪以保持美觀和健康,但不當的修剪則會損害樹木,甚至導致死亡。由此可見,香港有必要為樹木制訂起碼的生活環境條件,而培訓專業人員管理樹木亦同是當務之急。透過訂立可持續的樹木策略,可促成樹木管理的全面規劃,培育專業管理人才支持科研與發展,並普及公眾對樹木的知識,建構香港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社區。



(左起)香港園藝專業學會有限公司林德澤先生、中大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課程學生伍雪瑩小姐、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趙紹惠教授、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及香港園藝專業學會有限公司李賢祉博士,以及中大物業管理處園藝組黃秉雄先生

(左起)香港園藝專業學會有限公司林德澤先生、中大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課程學生伍雪瑩小姐、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趙紹惠教授、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及香港園藝專業學會有限公司李賢祉博士,以及中大物業管理處園藝組黃秉雄先生

 

趙紹惠教授示範檢查病樹的方法

趙紹惠教授示範檢查病樹的方法

 

以不同方法探測樹木的密度,評估樹幹的空心程度:敲擊法

以不同方法探測樹木的密度,評估樹幹的空心程度:敲擊法

 

以不同方法探測樹木的密度,評估樹幹的空心程度:阻力器

以不同方法探測樹木的密度,評估樹幹的空心程度:阻力器

 

以不同方法探測樹木的密度,評估樹幹的空心程度:聲納探測器

以不同方法探測樹木的密度,評估樹幹的空心程度:聲納探測器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