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4年2月19日

中大舉辦第七屆中國科學院院士講座系列六位頂尖學者分享真知灼見歡迎公眾網上登記報名

2014年2月19日
分享
列印

數學物理學部 石鍾慈院士

化學部 佟振合院士

信息技術科學部 陳國良院士

地學部 吳國雄院士

數學物理學部 歐陽鍾燦院士

地學部 郭華東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今年再度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訪校計劃,邀得六位中國科學院院士於2月25日起一連四天訪問中大,以促進學術交流及長遠合作。六位院士分別為數學物理學部石鍾慈院士及歐陽鍾燦院士、化學部佟振合院士、信息技術科學部陳國良院士,以及地學部吳國雄院士和郭華東院士。六位院士將到訪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化學系、數學系、物理系、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以及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與中大學者作深入交流及指導;並於下周三(2月26日)在大學校園主持六場院士講座,與中大師生及社會各界分享真知灼見。講座以普通話進行,歡迎公眾報名參加,有興趣者請於以下網址登記:www.cuhk.edu.hk/oalc/cas_2014/。 

數學物理學部石鍾慈院士是數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他首創的樣條有限元被廣泛應用於實際計算,並發現非協調元的一系列奇特的錯向收斂性質,證明多種在應用上極有價值的非協調元的收斂性,奠定了它們的理論基礎。石鍾慈院士將以「Some Aspects of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 for the Reissener-Mindlin Plates」為題,概述低階非協調元的最新發展及研究成果。 

化學部佟振合院士是有機化學家,現任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暨科技委員會主任、中國化學會光化學委員會主任及亞洲光化學會理事。他多年來從事物理有機化學和有機光化學研究,在超分子體系中的光誘導電子轉移、能量傳遞和化學轉換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取得許多創新性成果。他將以「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取氫氣」為題主持講座。氫氣是一種理想的燃料,對解決能源和環境問題具重要意義。 

信息技術科學部陳國良院士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軟體學院和深圳大學電腦與軟體學院院長、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主任。他致力研究平行算法和高性能計算及其應用,提出了「並行機結構-平行算法-並行程式設計」一體化的平行計算研究方法,建立了中國首個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是國家非數值平行算法研究的先驅。他將以「Research Methodology of Parallel Computing」為題,分享他對平行算法的見解。 

地學部吳國雄院士是大氣動力學和氣候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及國際科學聯盟(ICSU)執行局委員。他的研究揭示了青藏高原西南渦和夏季江淮流域的暴雨發展機理及副熱帶高壓形態變異的成因,並用數值模式提出厄爾尼諾影響颱風的機制。他將主講「青藏高原對亞洲夏季風形成和變化的影響」,分析青藏高原的熱力和動力作用對中國的旱澇格局和持續性天氣異常,以及對大氣環流和全球氣候的影響。 

數學物理學部歐陽鍾燦院士是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凝聚態物理中生物膜液晶模型理論、液晶物理及應用基礎理論等研究。他在國際上首次把DNA雙螺旋的礆基對的相互作用引入DNA彈性模型,深受國際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界重視。他的講座題目為「流體膜Helfrich模型彈性理論及其在其他軟物質的應用:從紅血球細胞到納米螺旋碳管和二十面體病毒殼」,介紹Helfrich模型在其他軟物質的應用。 

地學部郭華東院士是地球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遙感科學與應用研究。他建立了重大地震災情全天時全天候的遙感觀測體系;建成神舟飛船陸地遙感應用系統;並創建了中國第一個數位地球原型系統。他將以「科學大數據與數字地球」為題,闡述科學大數據成為科學研究新途徑的歷程。他指出隨着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字地球學科將進入大地球數據的新階段。 

有關講座的詳情及查詢,請瀏覽www.cuhk.edu.hk/oalc/cas_2014/ 或致電3943-8728。



數學物理學部
石鍾慈院士

數學物理學部 石鍾慈院士

 

化學部
佟振合院士

化學部 佟振合院士

 

信息技術科學部
陳國良院士

信息技術科學部 陳國良院士

 

地學部
吳國雄院士

地學部 吳國雄院士

 

數學物理學部
歐陽鍾燦院士

數學物理學部 歐陽鍾燦院士

 

地學部
郭華東院士

地學部 郭華東院士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