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致力建構可持續發展校園 獲頒「綠建領導」先鋒大獎多項環保建築獲表揚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與環保建築專業議會於最近舉行環保建築大獎2019頒獎典禮,以表揚業界的努力和優秀的綠色建築項目。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於「綠建領導類別」獲頒先鋒大獎(公共機構及非政府組織),更同時囊括兩項大獎、一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以及四個入團項目,成績斐然。
在舊建築物中展現綠建新意 模範領導才能獲嘉許
中大一直致力建構可持續發展校園,在教研工作之餘,也十分重視校園生態和環境保育。中大早於2010年制定《校園發展計劃》,訂立節能和減低碳排放的指標,以應對氣候變化,希望藉此在校園推動綠色生活,為社會之表率。中大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攜手成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DSN)香港地區分會,獲聯合國SDSN執行委員會正式確認為SDSN國際網絡一員,共同為可持續的未來作出貢獻。中大亦致力培育人才,啟迪新一代可持續發展領袖。校園內多項設施更榮獲綠建環評HKBEAM環保建築設計最高的白金或金級別評級,為大學及社會提供了優良的科研基礎,以實踐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大校園的現有建築物/結構之中,在基礎設施、其他設施及建築設計各方面展現出對綠色建築的探索,被認為在公共機構及非政府組織範疇中具模範領導作用,獲環保建築大獎2019頒發「綠建領導類別」先鋒大獎(公共機構及非政府組織)。
「高科學、低技術」新型抗震住宅 光明村災後重建示範項目再獲大獎
由中大姚連生建築學教授吳恩融教授領導的「一專一村」團隊利用「高科學,低技術」的策略建造了新型抗震住宅「光明村災後重建示範項目」,繼連奪世界建築節2017年度建築大獎和《建築評論》2017年度居住建築大獎等國際建築獎項後,現再下一城,在環保建築大獎2019中獲頒「新建建築類別」大獎(已落成項目—住宅建築),亦是獲得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的兩個項目之一,被認可為對可持續建築環境的發展具積極貢獻。該項目通過提升傳統夯土建築的抗震性能和室內環境質量,改變當地居民生活,使偏遠社區的村民能夠保護當地遺產和文化,抵禦極端氣候事件的影響,並使他們繼續自給自足。該項目亦成功回應所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僅適用於光明村,其整合化的設計過程和建築材料都可在中亞、南亞和多個其他地區複製應用。
城市通風廊道減少環境污染
中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令城市環境逐漸惡化,例如城市通風變弱、空氣質素差及城市能見度低,影響城市居民的健康狀況。香港大學(港大)及中大合作領導的「中國城市風環境評估與通風廊道規劃」研究項目,率先提出多尺度全面評估城市風環境,利用遙感和GIS等綜合技術評估地表通風潜力並檢測風道,更好地規劃建築坐向配置及多尺度水平的城市形態控制,並已完成相關的國家標準及行業技術規範的制定。該項目獲環保建築大獎2019頒發「研究及規劃類別」大獎(研究),所研發的方法及技術已應用於中國40多個城市(包括香港、澳門、武漢、北京、佛山和長春等)的整體規劃和發展,未來還將繼續應用於內地城市空間規劃設計中,長遠可達至可持續發展 與健康城市目標。
中大於環保建築大獎2019的得獎項目
獎項 | 類別 | 項目 |
大獎 | 新建建築類別: 已落成項目—住宅建築 |
光明村災後重建示範項目 |
大獎 |
研究及規劃類別: |
中國城市風環境評估與通風廊道規劃(港大及中大合作研究) |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嘉獎 | 新建建築類別: 已落成項目—住宅建築 |
光明村災後重建示範項目 |
先鋒大獎 |
綠建領導類別: |
香港中文大學 |
入圍項目 | 新建建築類別: 已落成項目—住宅建築 |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研究生宿舍二座及三座 |
入圍項目 |
新建建築類別: |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
入圍項目 |
新建建築類別: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生活動中心 |
入圍項目 |
研究及規劃類別: |
香港中文大學現代竹結構研究課題組 |
關於環保建築大獎
兩年一度的環保建築大獎由環保建築專業議會(PGBC)於2006年設立,並由2010年起與香港綠色建築委員會(HKGBC)聯合舉辦。本屆主題為「啟發新生代˙持續發展˙盡顯卓越」,冀表揚跨越常規、突破傳統界限,以及能啟發新一代對可持續建築環境的新思維之項目及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