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愛鄰「社」服務學習計劃支援沙田、大埔及馬鞍山弱勢社群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獲周凱旋基金會慷慨捐助舉辦「愛鄰『社』服務學習計劃」,鼓勵學生自行籌劃或參與由社會服務機構發起的項目,服務鄰近大學的沙田、大埔及馬鞍山地區的弱勢社群,培養關愛社會的心志。「愛鄰『社』服務學習計劃」日前舉行了首屆傑出服務嘉許禮曁分享會,獎勵在計劃中表現傑出的學生,並回顧過去一年的成果,由計劃的督導委員會聯席主席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及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盧龍光教授主持。
「愛鄰『社』服務學習計劃」由沈祖堯校長發起,崇基學院神學院策劃及執行,並與位於沙田、大埔及馬鞍山的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及學校合作,安排資深社工為中大學生提供培訓。於過去一年,此計劃與20間社會服務中心、學校、教會及醫院合作,完成了43個服務學習項目,參加的中大學生共520多人次,受惠人數逾2,500人,服務總時數更超過6,200小時。計劃的服務對象及服務形式多元化,包括在社區設置攤位,與南亞裔兒童合作介紹南亞文化風俗;帶領弱勢兒童探訪獨居長者,並到社區中酒樓飲茶;為患有失智症或需社交支援的長者進行音樂治療;以及帶領弱勢家庭參與歷奇活動,藉此培養其正向的態度,促進家庭和諧等。
在嘉許禮上,沈祖堯校長感謝周凱旋基金會及各合作機構為學生提供服務學習的機會。他表示中大一向注重全人教育,培養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學生,深信學生從服務別人中亦有所得著。
盧龍光牧師鼓勵學生透過服務,體會生命的價值。他解釋聖經中「愛鄰舍」的意思不單是愛認識的人,也愛不認識的、在社會中被忽略或邊緣化的人。雖然校內已有多個不同的服務計劃,服務地點可遠至海外,但鄰近中大的沙田、大埔及馬鞍山區亦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因此計劃安排學生集中服務此三個鄰近地區,從身邊的對象開始關愛。
其中一位參與計劃的學生劉美靜同學在分享會中表示:「此計劃不只訓練我們的組織能力、團隊精神、聆聽與表達能力,亦讓我們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懂得將心比己,去體會服務對象的感受。」計劃亦邀請了部分受惠長者、家庭、小朋友及南亞兒童出席嘉許禮暨分享會,見證計劃的成果。參與音樂治療項目的學生與長者表演樂器演奏;一群南亞裔兒童亦以廣東話及舞蹈演繹「生命有價」一曲,以表示對中大學生的感謝,場面溫馨。
踏入2014年,愛鄰「社」服務學習計劃將招募更多中大學生參加,並會加強訓練,為鄰近地區提供更完善的服務,讓更多有需要人士受惠。計劃亦將於3月15日(星期六)於沙田公園舉行嘉年華,一眾參與計劃的中大學生和受助者將手牽手圍繞城門河畔,象徵友愛、互助和共融,向區內居民推廣愛鄰舍、愛社會的精神。詳情請瀏覽中大愛鄰「社」服務學習計劃網頁:http://www.cuhk.edu.hk/love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