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建築學院舉辦第二十二屆碩士畢業作品展展現建築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歡迎公眾參觀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建築學院將於6月1日至9日假中環交易廣場舉辦第二十二屆建築碩士畢業作品展。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陳沐文先生,聯同多位建築界代表,將於6月1日(星期五)主持畢業作品展開幕禮。第二期展覽將於6月11日至24日假中大綜合教學大樓一樓展覽區舉行。展覽以「Make Some Noise」為主題,除了通過展出的設計圖和模型探討社會問題外,亦旨在增加大眾對相關議題的意識,並期望為環境帶來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本年度畢業展除了紀錄和分享第二十二屆畢業生過去多年的學習成果,亦藉此展示中大建築學院的專業教學和建築的多樣性,讓公眾了解建築與日常生活的緊密關係,鼓勵學術討論之餘亦貼近社會現況。展出的四十多件畢業作品取材廣泛而豐富,包括房屋、保育、城市設計、公共基礎建設、傳統建造、建築科技和電腦化設計等。
畢業展委員會主席郭雅琳表示:「參展作品不單為我們一眾建築碩士畢業生發聲,還進一步鼓勵社會各界提出訴求,共創願景。我們相信建築可以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
本屆畢業展歡迎公眾人士參觀,費用全免,詳情如下:
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CUHK.MArch.GradShow/
第一期展覽:
日期:2018年6月1日至6月9日
時間:早上11時正至晚上9時正
地址:香港中環交易廣場第一期三樓展覽區
開幕典禮:2018年6月1日 (星期五) 晚上6時半
第二期展覽:
日期:2018年6月11日至6月24日
時間:早上9時正至晚上7時正
地址:中大崇基學院綜合教學大樓一樓展覽區
查詢:
中大建築學院:3943-6583
郭雅琳小姐 (畢業展委員會主席) : 6482-7858
電郵:cuhkarc2018@gmail.com
許安愉《湮沒空間—追溯現象性的設計》 我們習慣通過線條及光影去感受建築環境,以致鮮去探尋空間的本質。作品以九龍站作為試點,透過「消去」手法,探討空間如何被非物質化,形成簡約而富感染力的環境,從而改變我們對空間的日常體驗。
梁安裕《橫渡泰晤士河防洪閘-氣候變化下基礎建設的舊建加新》 2050年,倫敦泰晤士河防洪閘將因為水平面上升而被取替,不再運作。作品以此為背景,並以基礎建設的活化和加建為主題,研究建築設計如何為舊有基建注入新生命,在構建兩岸社區連繫的同時,亦讓民眾於日常生活中感受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重大影響及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