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4年9月3日

中大學者設計武漢通風廊道 為內地城巿驅霾降溫

2014年9月3日
分享
列印

吳恩融教授(左)、任超教授(中)及袁超博士(右)在討論武漢市的通風問題。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 圖片由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提供

於2012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建築學院吳恩融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應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邀請,展開「武漢市城市風道規劃管理研究」,藉以量化城市空間形態及了解主城區的風滲透性,並編製「武漢市城市風道規劃」,促使武漢市政府首次將風道規劃正式納入其法規的框架內。規劃實施後,武漢市政府將在高樓林立的漢口劃出數條城市風道,並在建築密度較低的武昌和漢陽進行整體建築密度控制。 

城巿通風問題日益受關注

全球各國城市化是大勢所趨,為配合經濟及社會的急促發展,環境保護及保育很容易被忽略。自然地貌被嚴重改變,建築密度增加,加速空氣污染,導致熱島效應、屏風樓、峽谷效應等各項問題。很多西方國家已展開城市通風廊道的研究及應用,以圖改善空氣質素及街道熱舒適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規劃署早於2003年已委託吳恩融教授進行空氣流通評估方法研究,以回應非典型肺炎爆發後市民對都市空氣流通問題的關注。吳教授及其國際研究團隊於2005年完成報告,所有建議均獲政府接納及採用,納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HKPSG)。政府又根據吳教授的空氣流通評估方法發出一份聯合技術通告,要求所有政府工程遵守有關的評估準則。 

近年內地各大城市發展迅速,有接近七分一城區經常受到霧霾籠罩,影響市民健康。國內對於預留城市風道以吹散霧霾的訴求愈趨普遍。以杭州為例,杭州市氣象局於去年11月率先為引入城市風道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多個城市如上海、南京、株洲、貴陽、紹興、福州等隨後相繼效法。 

以學術研究影響城巿規劃政策 

吳教授利用地理信息系統 (GIS) 數據平台,分析武漢巿的主導風向,計算城市表面粗糙度和建築迎風面積密度,從而對城市空間的風滲透性作出量化及視像化描述。及後,武漢市政府首次將風道規劃正式納入其法規的框架內。研究的前期分析顯示,武漢的風速很低,全年大部分時間在每秒2.7米以下,尤以建築密集度最高的漢口通風最差。實施「武漢市城市風道規劃」後,市政府會在漢口劃出數條城市風道;而在建築密度較低的武昌和漢陽,則著重整體建築密度的控制。 

以往的城巿風道規劃多停留於研究層面,而吳教授領導的「武漢市城市風道規劃」則著重實施性的規劃,再提升到法律層面。是次研究還參考了香港施行空氣流通評估方法的經驗,要求日後進行分區規劃時必須保留和預設風道,所有垂直於風道並佔過大立面的建築物將無法通過審批。縱觀吳教授在香港和武漢的研究,兩者都是從學術研究層面提升至影響政府政策的層面,最終達致改善環境質素及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可持續設計及綠色建築的專業人才需求 

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提高能源效益及推行可持續環境設計成為政府、業界以至全球關注的議題。在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也愈來愈備受重視。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在2009年成立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以推動和提升本港可持續建築的發展和水平。此外,政府更為發展商提供各種優惠,大力推廣綠色建築。 

吳教授指出:「雖然市場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若渴,但在亞洲區內卻嚴重缺乏相關的培訓課程。早在2003年,中大建築學院(當時為建築學系)已預見此龐大需求,率先開設可持續與環境設計理學碩士課程,以香港、中國內地及東南亞的氣候區為本,培養相關專業人才。」 

該課程揉合世界各地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專業知識,務使學生能活用所學,協助改善城巿氣候。吳教授更將其在風道研究的多年經驗和成果融入課程中,讓學生掌握最新資訊和各地政策走向,拓闊視野,增加競爭力。吳教授表示:「科學研究為改善氣候問題帶來新方向,教育能承傳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建築的知識,兩者的結合和互補將為未來人類福祉作重大貢獻。」



吳恩融教授(左)、任超教授(中)及袁超博士(右)在討論武漢市的通風問題。

吳恩融教授(左)、任超教授(中)及袁超博士(右)在討論武漢市的通風問題。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
圖片由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提供

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 圖片由武漢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局提供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