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4年6月26日

中大研究證實中風可誘發老人認知障礙症 保持血管健康有助降低老人認知障礙症病發機會

2014年6月26日
分享
列印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莫仲棠教授 (右)和名譽臨床導師區頴芝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最新研究發現,腦血管疾病和老人認知障礙症關係密切。長者腦內若潛伏老人認知障礙症的病理特徵,中風後出現認知障礙症的機會高達9成。研究結果亦顯示,保持血管健康將有助預防或延遲老人認知障礙症病發。有關的研究成果最近在國際權威期刊《Alzheimer’s and Dementia》中發表。 

老人認知障礙症(學名:阿茲海默氏認知障礙症)是全球最常見的腦退化病。現時全球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達3,500萬人,當中香港約有7萬名患者。隨著人口老化,估計未來30年香港患者的數字將上升3倍。 

老人認知障礙症主要症狀是逐步失去認知功能,如記憶、執行任務和語言能力等。從病理角度,此症的特徵是腦內積聚「澱粉樣蛋白斑塊」(俗稱「老人斑」)。國際研究指出,每3個65歲以上長者中,就有一個腦內潛伏「老人斑」。根據香港統計處資料[1],估計現時全港有接近35萬名長者腦內潛伏「老人斑」,有機會發展成老人認知障礙症。 

傳統上,老人認知障礙症和腦血管疾病(例如中風)被視為不同的疾病。然而,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莫仲棠教授帶領的團隊於2009至2010年進行一項研究,分析了1,013位曾患有輕度至中度中風、平均年齡為70歲的中國籍患者。結果發現,若患者腦內潛伏「老人斑」,中風後出現認知障礙的機會達9成。莫教授指出:「認知障礙症由在腦部產生『老人斑』至病發一般需要10至15年以上的時間,因此有部分長者可能一生都不會病發。腦中風則可說是病發的催化劑,縱使只是輕度中風或甚至是小中風(即是短暫腦缺血),亦能觸發認知障礙的出現。過往有研究發現,多達5成老人認知障礙症患者腦內同時有隱性腦血管病。所以,雖然現時仍沒有針對腦部老人斑的治療方案,但有可能多達5成的老人認知障礙症或可透過預防腦血管疾病預防或延遲病發。」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導師區頴芝醫生表示:「是次研究為腦血管疾病會誘發老人認知障礙症提供了有力證據。我們相信若長者保持血管健康,不但能減低心臟病或中風風險,亦能預防老人認知障礙症。」區醫生又指出,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壓和膽固醇、戒煙、多做運動、控制體重、建立健康飲食習慣和接受心房顫動檢察等。患心房顫動者,應服用抗血栓藥物。 

展望將來,研究團隊將就老人認知障礙症病理作深入研究,包括評估澱粉樣蛋白斑塊在認知功能正常的長者中之盛行率,以及評估是否有藥物能清除澱粉樣蛋白斑塊,以防止認知障礙的出現。


[1] 香港統計處網頁: 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150_tc.jsp?tableID=002&ID=0&productType=8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莫仲棠教授 (右)和名譽臨床導師區頴芝醫生。

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腦神經科莫仲棠教授 (右)和名譽臨床導師區頴芝醫生。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