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研究發現運動及認知活動有助維持及提升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大腦功能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精神科學系最近一項研究發現,運動及認知活動組合有助長者維持及提升大腦功能,減低認知障礙症(痴呆症)的發病機會。委託中大進行是次研究的「李國賢長者基金」(基金)將推出「先知先覺——認知障礙預防計劃」,並建議政府推動長者進行相關活動,預防認知障礙症。
本港70歲或以上長者中,估計有超過9%患有認知障礙症。隨著人口老化,患者人數預計將每年增加,但目前醫學界仍未有根治認知障礙症的方法。為了協助長者預防認知退化,基金委託中大精神科學系在2011至2013年間進行一項研究,探討不同活動訓練組合對維持長者認知功能的成效。研究在三間社福機構協助下進行,共有555位有輕度認知減退的長者參與(121人為男性;434位為女性;平均年齡75歲)。參加者被隨機分配入四個組別,在社福機構職員的指導下進行特選活動訓練,為期一年。四個組別的活動訓練分別為:
- 綜合認知活動及運動,如太極、八段錦、方型踏步、繪畫、書法等(132人);
- 運動,如太極、八段錦、方型踏步、腳踏車等(147人);
- 認知活動,如下棋、桌面遊戲、繪畫、書法等(145人);
- 社交活動,如小組聚會、品茗、園藝等 (131人)。
完成整個訓練的參加者共423人,他們分別在訓練開始時、四個月、八個月及一年後四個階段接受評估。結果顯示,他們的整體認知能力及抑鬱情緒症狀均有明顯改善,56%長者的認知功能有進步,37%保持不變,只有7%有衰退跡象(其中4%診斷為認知障礙症)。
其後,研究隊伍將參加者歸類為「輕度認知障礙」(325人,59%)及「非常輕度認知障礙」(230人,41%)兩大類,發現在「非常輕度認知障礙」組別中,進行綜合認知活動及運動的參加者,其記憶及語言表達方面都較進行其他三組活動訓練(即:運動、認知活動、社交活動)的參加者有更明顯的進步。
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林翠華教授表示:「總體來說,特選活動訓練有助維持及提升輕度認知障礙長者的認知能力;而對較早期衰退的長者來說,綜合認知活動及運動組合比進行單一活動更為有效。因為感官及運動刺激能保持腦部神經網絡生長,運動亦能促進神經營養因子的釋放,而豐富充實的社交生活則有助減壓和抗抑鬱。」
基於以上的研究結果,基金將開展「先知先覺——認知障礙預防計劃」,資助社福機構為長者提供初步檢測、特選運動及認知活動訓練,以及進行社區教育,亦會招募50至70歲的「年輕長者」擔任義工,預計能幫助800名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長者。基金董事李黃眉波女士說:「基金自2008年起已開始與社福界及大學合作,提倡『先知先覺』的觀念,即及早發現、及早介入。不過,長遠不能單靠私人基金或民間組織去解決問題,現在既然有一套證實有效又可行的方法,我們建議政府投放資源,於社區廣泛推廣,鼓勵市民積極預防,減少認知障礙症對自己、家人及社會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