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研究發現外展計劃有效改善隱蔽長者的生活質素及用藥問題
隨著科技和醫學的不斷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愈來愈長。現時估計香港獨居長者或沒有家人同住的年老夫婦人數為422,330人,約佔總長者人口的37%。其中隱蔽長者是最脆弱和最高風險的一群,他們缺乏家人照顧和支持,亦沒有正常的社交網絡和生活圈子。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藥劑學院及那打素護理學院一項針對隱蔽長者的調查發現,由社會工作者、護士及藥劑師合作組成外展隊,深入社區識別隱蔽長者並提供援助,能有效改善他們的生活質素及用藥問題。
為了解隱蔽長者的健康和用藥態度,中大藥劑學院及那打素護理學院合作進行了一項外展計劃,於2009年9月至2012年2月期間在黃大仙區成功訪問了86位隱蔽長者,平均年齡為81.46歲。外展隊伍由社工、護士及藥劑師組成,社工負責識別和關懷隱蔽長者;護士專注教育長者日常生活飲食的注意事項、預防受傷的方法和鬆弛治療法;而藥劑師則集中教導長者藥物方面的問題。調查發現,每位受訪長者平均患有3.29種慢性疾病,每位平均接受6.36種長期藥物治療。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關節炎等。藥劑師平均為每名受訪者提供4.5個與藥物有關的建議,當中分別有61.63%和69.77%的長者不依照藥物指示服藥和儲存藥物。研究又發現,藥物不依從的長者主要有四種特性: (1) 女性; (2) 同時服用超過九種藥物; (3) 患有關節炎及 (4)不當地儲存藥物。
中大發現,藥劑師和護士的介入有助改善隱蔽長者的用藥問題,提升其生活質素。受訪長者的生活質量指數(EuroQoL)平均為7.77分(總分為10分),較外展計劃前增加了1.05分。在五個量度生活質量的評核中,行走能力和疼痛控制能力分別為1.66分和1.27分,各增加了0.36分和0.38分。藥物依從指數(Morisky)的平均分為0.54(總分為8分,多於或等於2代表不依從藥物指示),比外展計劃前下降了0.61分,顯示長者依從藥物指示的態度有所改善。
中大建議,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推行社區護理及藥劑外展計劃,以改善香港隱蔽長者的生活質素及用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