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6年12月19日

中大率國際研究 樹立治療肺癌基因變異新典範

2016年12月19日
分享
列印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左)發表最新的國際研究結果,為對一線標靶治療呈抗藥性的EGFR肺腺癌患者制訂新治療模式。圖中及右分別為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名譽)林國智醫生及肺腺癌患者周女士。

莫樹錦教授建議肺腺癌病人接受「癌症進化」監測,對症下藥,以持續優化治療方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領導的最新國際研究證實,帶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變異之肺腺癌患者,如在接受一線標靶治療後出現新基因突變及抗藥性,可透過新的治療模式,將其無惡化存活期有效延長超過一倍。研究人員建議肺癌患者應持續監測並針對基因變異情況而對症下藥。此肺癌治療的重大突破,代表醫學界在抗癌「戰役」上再下一城,同時標誌著「個人化治療」的新里程。相關研究結果剛於頂尖醫學期刊《新英倫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 

EGFR肺腺癌患者對一線標靶藥呈抗藥性 

肺癌是全球最多人罹患的癌症,每年約有160萬人死於此病。在本港,肺癌更是頭號癌症殺手,亦是第二常見的癌症,每年新症逾4,000宗,當中七成為肺腺癌,患者不少為女性及非吸煙人士。 

現時,肺腺癌患者如證實有EGFR基因變異,可接受一線標靶藥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治療。然而,臨床資料顯示,大部分患者在接受一線標靶藥治療後的9至13個月,會開始呈「抗藥性」,病情持續惡化,需接受傳統化療。當中,超過一半患者證實癌細胞出現一種名為「T790M」的基因突變。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解釋:「當EGFR基因變異這個致癌因子被鎖定為藥物靶點(target),癌細胞便會『進化』,導致另一致癌因子冒起,令病人對一線藥物出現抗藥性。」其中一種冒起的致癌因子便是「T790M」基因突變,醫學界稱這種情況為「癌症進化」(Cancer Evolution)。 

莫樹錦教授於2014年至2015年期間領導一項國際性研究,將來自近20個國家及地區共419名帶有「T790M」基因突變、並在接受TKI治療後病情惡化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接受新標靶藥及傳統化療。結果發現病人接受新藥後,無惡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平均超過10個月,是傳統化療(約4個月)的兩倍多;療效(即治療後癌細胞縮小或消失的病人比率)亦是傳統化療的兩倍,而且副作用較低,可紓緩癌病徵狀及患者不適。 

 

新標靶藥(279人)

傳統化療(140人)

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

10個月

4個月

有效率(治療後腫瘤縮小或消失的病人比率)

71%

31%

針對「癌症進化」情況 持續優化治療方案 

有關研究結果日前在國際肺癌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於維也納舉行的第十七屆世界肺癌大會上公布。莫樹錦教授指出:「此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它開創了針對肺癌基因突變的新治療模式。從此我們不但要先確定肺腺癌病人是否有EGFR基因變異,也需監測『癌症進化』的情況,在此類患者接受一線標靶藥後病情惡化時,檢測他們是否已出現基因突變,並對症下藥,以持續優化治療方案。」 

此項發現是莫樹錦教授繼2009年發現「按EGFR基因變異選擇肺腺癌的一線治療」,以及於2014年發表「EML4-ALK基因變異的晚期肺腺癌病人接受標靶藥治療較傳統化療有效」後,在肺癌治療研究上的另一重大突破。醫學界可藉着了解肺癌的基因圖譜,針對各種基因變異為病人度身訂造治療方案,進一步實踐「個人化治療」(Personalized Medicine)的理念,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質素。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左)發表最新的國際研究結果,為對一線標靶治療呈抗藥性的EGFR肺腺癌患者制訂新治療模式。圖中及右分別為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名譽)林國智醫生及肺腺癌患者周女士。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系主任兼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莫樹錦教授(左)發表最新的國際研究結果,為對一線標靶治療呈抗藥性的EGFR肺腺癌患者制訂新治療模式。圖中及右分別為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名譽)林國智醫生及肺腺癌患者周女士。

 

莫樹錦教授建議肺腺癌病人接受「癌症進化」監測,對症下藥,以持續優化治療方案。

莫樹錦教授建議肺腺癌病人接受「癌症進化」監測,對症下藥,以持續優化治療方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