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5年4月24日

中大法律學院與商湯科技簽署合作備忘錄
攜手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 推動科技普惠民生

2025年4月24日
分享
列印

在中大常務副校長潘偉賢教授(後排左),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人工智能基础設施和大模型首席科學家林達華博士(後排右)的見證下,中大法律學院院長習超教授(前排左)與商湯科技亞太業務總裁、集團戰略規劃副總裁史軍先生(前排右)簽署合作備忘錄。

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浪潮下,為推動科技與法律攜手發展,提升法律資訊的可及性,實現科技普惠、服務民生與公眾,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法律學院今日與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基於商湯粵語大模型Sensechat,共同開發法律資訊AI模型,助力法律制度和行業的數碼化轉型。

該法律資訊AI模型將依託粵語大模型,提供全天候無間斷的法律資訊服務,致力回應市民對多類常見法律議題的切身關注與資訊需求, 亦會開放予香港公眾使用,為香港市民提供專業、便利的法律資訊服務,讓科技真正普惠民生。

基於商湯粵語大模型Sensechat,中大與商湯科技攜手共同研發的法律資訊AI模型,對法律制度傳統及其相關社會文化有深入認識,具有專業法律資訊功能。通過結合法律專業知識與AI技術,該法律資訊AI模型可全天候24小時為公眾提供即時、便利的法律資訊查詢服務。市民可透過該平台,輕鬆獲取與自己權益相關的法律資訊,有效降低獲取法律資訊的門檻。

中大法律學院院長習超教授表示:「法律資訊的可及性,是市民對法律制度最直接的認知與體驗之一。香港是國家唯一實行普通法的地區,並採用中英雙語。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植根香港,今有幸與商湯科技合作,結合法律專業優勢,探索以粵語大模型為基礎的普通法法律資訊服務,服務社群,實為本院榮幸。亦誠摯感謝商湯科技對培育新一代法律人才所作出的寶貴貢獻。」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大模型首席科學家林達華博士表示:「本次合作將充分發揮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專業優勢,我們期待透過AI技術打破法律資訊壁壘,讓科技真正服務於民,實現AI向善。同時,商湯亦十分重視人才培養,項目啟動後,中大法律學院學生將有機會到商湯實習,獲得寶貴的實戰經驗。」

作為一間誕生於香港的AI公司,商湯科技相信科技最終目的是服務於人。未來,商湯也會加強與頂尖院校及業界合作,持續推動科技創新,踐行社會責任,強化AI向善,為香港創科注入新動能。

中大法律學院早於2020年開始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加入法律與科技相關的選修科目,近年更推出多個數碼科技和人工智能相關的新科目,亦透過法律創新與數碼社會研究中心提供在法律科技研究方面的知識轉移活動。



在中大常務副校長潘偉賢教授(後排左),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人工智能基础設施和大模型首席科學家林達華博士(後排右)的見證下,中大法律學院院長習超教授(前排左)與商湯科技亞太業務總裁、集團戰略規劃副總裁史軍先生(前排右)簽署合作備忘錄。

在中大常務副校長潘偉賢教授(後排左),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人工智能基础設施和大模型首席科學家林達華博士(後排右)的見證下,中大法律學院院長習超教授(前排左)與商湯科技亞太業務總裁、集團戰略規劃副總裁史軍先生(前排右)簽署合作備忘錄。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