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全港首個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率先成立全港首個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培育生物醫學工程的專才。該學系由中大工程學院及醫學院攜手合作,集合生物醫學及工程學的專業培訓,以創新研究解決人類的健康問題,造福全球社群。該學系將於2018-19年度開始獨立招收修讀生物醫學工程學學位課程的學生(聯招課程編號︰JS4460),提供約50個學額。
該學系的成立典禮於今天(9月20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工程學院院長汪正平教授、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系主任湯啟宇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及候任校長段崇智教授亦分別透過墨寶及短片祝賀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的成立。
張妙清教授致辭時表示:「中大作為一間研究型綜合大學,一向致力開拓科研新領域,並重視跨學科研究。中大於去年推出『五年策略計劃』,明確訂立四大主要研究範疇,當中包括『轉化醫學』,著力轉化生物醫學研究成果以改善人類身心和行為健康。中大早於2006年率先開辦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是本地院校的先鋒之一。經過十多年的策劃、孕育、及發展,以及工程學院和醫學院數十位教授的不懈努力,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正式成立,它將肩負起更重大的使命,為未來社會培訓專業人才,開展嶄新科研項目和轉化技術,以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益。」
過去20年,生物醫學工程發展迅速。嶄新醫療科技,如機械人和納米醫學儀器及產品、用於精準醫學的大數據分析,以及再生醫學的生物用料研究等,均對全球人類的健康有重要影響。加上全球人口日益老化,未來本地及全球社會對生物醫學工程專才的需求將愈來愈大。以香港為例,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推算,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將由2016年的16.6%大幅上升至2036年的31.1%。
湯啟宇教授表示:「新學系可謂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中大在此適切的時機成立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旨在培養生物醫學工程專才,以回應社會的殷切需求,這是天時。地利及人和則是中大兼有工程學院和醫學院,有完善的設備和卓越的專業教學團隊,新學系以兩個學院為首,透過科研和教育的深入合作,可以更有效地開發新技術和提升服務。」
生物醫學工程學的科研項目涵蓋四大專業範疇,包括醫療設備及生物感測器、生物醫學圖像及信息學、生物材料及再生醫學,以及生物分子工程及納米醫學。學生修讀基礎課程後,可按其興趣選讀其中一個範疇的學科。課程雖隸屬工程學院,但獲醫學院協力支持。學生修讀醫學科目時,將由醫學院的教師負責教學,學生更可邀請兩院的教授擔任其畢業專題研究的指導老師。
學系提供一個充滿探索、創新、創業的優良環境,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到不同醫院實地體驗,以認識醫療儀器的使用和臨床面對的挑戰。例如讓學生到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進行暑期學習,或安排他們參與工讀計劃,於生物科技公司、護理機構、醫療器材製造商或醫院進行六個月至一年的實習。此外,學系又與多間英美著名高等院校如帝國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及西北大學合作,讓學生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個暑假,到該等院校參與為期十周的生物醫學工程研究和交流,以增強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與世界嶄新的技術接軌。學系將進一步加強與大學各學系的協同和對外合作,擴展相關的教育、科研和專業服務。
於教學以外,工程學院和醫學院的合作更延伸至研究層面,兩個學院聯合成立了周毓浩創新醫學技術中心,研發及實踐臨床醫學技術,造福病人;中大更成立了天石機器人研究所和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以進行相關項目的研究。有關的研究成果有助完善教學內容,使課程更充實及緊貼社會需要。
學系的畢業生不單可成為生物醫學工程師或從事研究工作,亦可選擇不同的工作範疇,例如在醫院工作的生物醫學工程人員、產品設計及製造、制定及執行監管醫療儀器的法規等,都需要具備生物醫學工程的專業知識。
有關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
中大在生物醫學工程學的教學和研究上已有豐富的經驗和深厚的基礎。早於2006年,中大工程學院率先開辦生物醫學工程理學碩士課程,並於2010年與醫學院聯合提供生物醫學工程學士學位課程, 2012年更推出哲學碩士和博士課程。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規劃,加上大學的大力支持,中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於2017年7月1日正式成立,為社會培訓更多專業人才之餘,亦開拓更多嶄新的科研項目和轉化技術,務求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