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舉辦「環保嘉年華暨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展覽2016」推廣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地球保源行動)於今明兩天(4月23及24日)在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二期舉辦「環保嘉年華暨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展覽2016」。環保嘉年華免費入場,歡迎公眾參加。
環保嘉年華是地球保源行動的年度盛事,透過互動資訊及攤位遊戲,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向公眾傳遞環保信息。由中英劇團演出的氣候變化奇幻劇場「少年Green的保源之旅」首次作公開演出,觀眾反應熱烈。「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展示「虛擬導覽」,以提升社區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此外,博物館實習生介紹「魚菜共生」的環保有機農法,並現場示範製作簡化版魚菜共生裝置。
開幕儀式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先生、中大副校長暨地球保源行動督導委員會主席霍泰輝教授、極地博物館基金創辦人李樂詩博士,以及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主持。
中大副校長霍泰輝教授說:「要把氣候變化的挑戰變為可持續發展的機遇和動力,有賴社會不同界別以至社區每一位成員的參與,我希望大家能在這個輕鬆有趣的嘉年華中獲取『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的資訊,然後坐言起行,合力維持生態平衡。」
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張亮先生表示:「馬會一向積極推行環保,為了鼓勵每位市民一起參與,我們多個環保項目都深入社區,用輕鬆的手法把綠色生活帶到香港的家庭,宣揚低碳生活。」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表示,政府十分支持社區環保活動,他說:「香港面積只略多於一千平方公里,卻錄到超過五百種的鳥類品種數目。希望巿民珍惜香港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從小培養善用資源的環保習慣,共同為保育香港努力。」
地球保源行動亦邀請了不同策略性伙伴主持一連兩天的展覽和攤位,包括漁農自然護理署介紹「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來自紐約的R.A.R.E.環境藝術工作室透過藝術作品帶出環保信息、「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成員之一中華聖潔會靈風中學展示有關「環境教育及有機種植園」和生物多樣性的學習活動,以及環保協進會鳳園蝴蝶保育區設計環保小遊戲與公眾互動。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Gaia)
中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助港幣七千萬元,於2012年推出一個為期五年的社區參與計劃──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透過舉辦公眾教育活動,及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結成「減碳伙伴」,促進社區環境保育及可持續發展工作,協助香港締造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將來。
地球保源行動成立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是全球第一所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免費開放予公眾,館內展出香港著名探險家李樂詩博士多年來在「三極」(北極、南極、珠穆朗瑪峰)所搜集的珍貴資料和照片,以及中大在環境、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多項創新研究,並介紹馬會對改善香港環境的支持、參與和貢獻。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的資訊,請瀏覽www.cuhk.edu.hk/ga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