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威廉•伯魯先生於中大演講
2015年邵逸夫天文學獎得主威廉•伯魯先生(William J Borucki)上週五(9月25日)親臨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逸夫書院,以「開普勒計劃-尋找銀河中的外星生命」(Kepler Space Mission: A Step in the Search for Life in our Galaxy)為題演講,吸引逾500名中大及本地其他大學和中學的師生,以及相關專家學者出席。
2015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頒予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開普勒計劃首席研究員威廉•伯魯奇 (William J Borucki),以表彰他構思及領導開普勒計劃的成就。該計劃大大增進了人類對太陽系外行星系及恒星內部的認識。
開普勒計劃旨在運用凌星測光方法去尋找處於可居住地帶的系外行星。如果有行星環繞著寄主星運行,而行星走到寄主星與觀察者之間的視線上的話,就會阻擋了部份光線。伯魯奇及其團隊運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偵測到寄主星的亮度呈周期性的變化,從而計算出行星的體積和軌道形狀等相關資料。
威廉•伯魯奇和奥德麗•薩默斯 (Audrey Summers) 早於1984年已經發表論文,評估以凌星測光法探測太陽系外行星系的可能性。後來,伯魯奇又花了很長時間說服天文學界及美國宇航局,無須一個大型的太空項目,也可以發現有可能適合生物居住的行星。他在1992年至1998年間提交過的四份建議書均被否決,直至2001年12月他提交第五份建議書,才獲通過,編為「第十號發現計劃」。該計劃由2002年正式展開,開普勒航天飛行器於2009年3月發射。
開普勒計劃推出至今,已經發現了4,600多顆疑似行星,當中逾千顆已獲證實為行星,更發現有12顆行星的大小都在地球直徑兩倍以下,並且同樣位於可居住地帶。時至今日,已經有1,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參與了分析、闡釋及出版開普勒計劃的成果。
威廉•伯魯奇於1939年在美國芝加哥出生,為美國宇航局開普勒計劃首席研究員。1962年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物理學碩士畢業,1982年於美國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取得氣象學碩士學位。從1962年至今一直於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工作,擔任太空科學家職務。物理學碩士畢業後,於矽谷之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高超音速自由飛行分部工作,為阿波羅宇航計劃研發隔熱屏。登月計劃成功後,他轉往理論研究分部,研究在行星大氣內的閃電活動,以及發展數學模型,從而預測氧化氮及氯氟甲烷對地球臭氧層的影響。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航天飛行器於2009年3月發射,旨在用凌星測光方法去尋找系外行星。
有關「邵逸夫獎」
「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得獎人皆活躍於其學術領域,在學術研究、科學研究及應用上有突破性的成果,或對文化藝術有傑出貢獻,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之成就。「邵逸夫獎」乃按邵逸夫爵士意願,於2002年11月成立,2004年頒發首屆獎項,現為第十二屆。「邵逸夫獎」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以及數學科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