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公布炎症性腸病在華人社會的最新發展
炎症性腸病可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兩大類,患病成因是由於體內的免疫系統失衡,病菌對消化系統內的共生細菌進行攻擊,引致腸道發炎和潰爛。
炎症性腸病是一種不帶傳染性的慢性疾病。發病的年齡一般較年輕,最常見是介乎20至40歲。徵狀分為腸道和非腸道表徵,腸道表徵包括︰大便帶血和黏液,腹瀉和腹痛;非腸道表徵則包括︰體重下降、發燒、貧血、關節腫痛、眼睛發炎、皮膚出現紅腫及潰爛。潰瘍性結腸炎只影響大腸,克隆氏症則可影響整個消化管道。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發現,從1986到2001年,克隆氏症每年的發病率上升了3倍。在2001年,每10萬名港人就有1位新的克隆氏症患者發病。至於潰瘍性結腸炎,在過去20年,每年的發病率更躍升了6倍。在2006年,每10萬名港人就有2.1名潰瘍性結腸炎新症。這些病患的上升趨勢可能與都市化的生活和飲食模式有關。
目前,西方醫學仍未能徹底治癒炎症性腸病,只能用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改善病徵和病狀,並減低日後復發的機會。傳統的藥物治療包括︰胺基水楊酸、類固醇和免疫力抑制劑(如硫唑嘌呤、環孢菌素及甲氨喋呤)。若頑固的腸炎未能受藥物控制,又或是出現併發症如腸道閉塞、腸道反復大量出血、腸道穿孔、腸癌等,患者便需要接受手術治療。根據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資料顯示,使用傳統藥物治療的克隆氏症患者,有超過40%病人在發病的十年內需要接受手術,其中更有案例需要接受兩次或以上手術。而使用傳統藥物治療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亦有7.6%病人在發病的十年內需要接受切除大腸手術。
近年,西方的臨牀研究發現新近研製的生物製劑(因福利美及阿達木單株抗體)能有效控制病情,約40%克隆氏症患者和35%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接受一年的治療後,病情得以紓緩。生物製劑亦有助減低日後出現併發症及復發機會(包括手術後復發),從而改善病人的生活素質。在過去10年,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有近20名炎症性腸病患者曾使用生物製劑,超過50%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縱使生物製劑的副作用較傳統的免疫力抑制劑少,惟並非每個病人都適宜使用。
炎症性腸病在香港有持續上升的趨勢,發病年齡一般較年輕,此病更可引致嚴重併發症。中大醫學院呼籲,市民若發現自己出現上述腸道表徵,應及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