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於威院設嶄新心血管混合手術室 結合跨專科醫療團隊大幅縮減胸腔主動脈手術時間及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於威爾斯親王醫院設置嶄新的「心血管混合手術室」,並成立跨專科醫療團隊,為胸腔主動脈出現病變的病人提供較低風險、較高成效的一站式手術治療。自2013年至今,團隊已評估了70個病例,並為其中29名病人進行一站式的混合胸腔主動脈手術。手術過程由原來需分階段數天完成大幅縮短至數小時,大部份病人手術後康復進度迅速。
一般而言,心血管病患者如需進行較複雜的主動脈手術時,需要到醫院不同部門接受分階段檢查和治療。以胸腔主動脈血管內支架置入術為例,患者在手術室完成開胸手術後,會被轉到介入放射治療室進行第二階段的血管內支架置入手術。如個案複雜,整個手術可用上數日不等。
嶄新的「心血管混合手術室」設置先進的影像設備,包括「C型機械臂影像裝置」,能為病人進行360度全面檢測;以及採用由上至下的標準層流式通風系統,符合感染控制規格。中大外科學系系主任賴寶山教授表示:「心血管混合手術室於2013年成立,讓不同專科醫生可在同一地點為病人進行所有檢測和手術程序,大大縮短治療時間及減低運送病人期間大量出血和細菌感染等風險。如各樣資源能配合,預期每年會有數以百計的病人受惠於這創新設施及手術計劃。」
除了配置先進醫療設備,中大醫學院亦成立跨專科醫療團隊,結合心胸外科、血管外科、影像及介入放射科、心臟內科、麻醉科、專科護士及灌注師等專科醫護人員,共同對個案作深入評估,為病人訂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和手術,從而提高治療成效,減低病患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中大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黃鴻亮醫生表示:「由06年至今,團隊已完成超過100宗胸腔主動脈支架置入術。單是過去一年,團隊便評估了70宗複雜個案,並為其中29名病人進行複雜的胸腔主動脈血管內支架置入術,全部手術於一日內完成。以頭頸血管迴路搭橋術加主動脈血管內支架置入術為例,過程由數天大幅縮短至平均4小時。大部份個案術後康復進度迅速。」
除了減低手術風險,心血管混合手術室更為病人帶來新希望。中大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教授余俊豪教授指出:「憑著『心血管混合手術室』的先進設備,一些過往不建議的高風險手術亦得以完成。在29宗手術個案中,圑隊成功完成數宗結合開胸心肺輔助下的主動脈弓替換術及降主動脈血管支架置入術。此手術須同時進行開胸和介入放射手術,在以往根本不可能做到。」
展望日後,跨專科醫療團隊的運作模式能應用於其他複雜的外科手術上如混合心房除顫術及腹腔主動脈血管內支架置入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