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源自中大的網絡革命 – 網絡編碼理論
今期的六月號《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 雜誌詳細介紹了由香港中文大學訊息工程學系李碩彥教授、楊偉豪教授、蔡寧博士與德國的Rudolf Ahlswede教授開創的網絡通信研究新領域,網絡編碼理論(network coding theory)。《科學美國人》始於1845年,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權威科普期刊。
要理解被《科學美國人》喻為將會激起下一個網絡革命的網絡編碼理論,必須明白網絡的原理。相信大部分香港人深明塞車塞人之苦,其實互聯網亦會因網絡繁忙而大塞車。互聯網宛如巨型交通網,由無數路由器(routers) 接通,路由器的角色好比交通警,訊息在網上傳送有賴數據包(packets) 為載體(carriers),包內乘載同一訊息的位元(bits),它就如一輛車,依靠路由器的指引到達目的地。
一直以來,無數的科學家花盡心思去研究如何增加網絡的效能。為了減少訊息能量的流失,前中大校長、光纖之父高錕發明了光纖,取代銅製線路,激起一場通訊事業的革命,打開了光導新世界的大門。在提高網絡效率上,科學家不斷研究更有效的交換理論(Switching Theory) 供路由器使用。這些研究大部分都是現有系統的伸延,誰也沒有想過路由器是否真的能夠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法,除了路由器之外還有其他選擇嗎?
直至七年前,上述幾位中大教授提出了突破性網絡編碼理論,從此新一個網絡革命便開始了。理論提出以編碼器取代路由器,發送有關訊息的證據(evidence about the messages),而非整個訊息的本身。接收器(receiver) 收到證據便進行重組還元訊息。換句話說,屬於同一訊息的位元無須再像現時般處於同一數據包,網絡編碼理論會自動把不同的訊息進行編碼、當到達目的地時再重新組合,這樣便大大提高了網絡的容量和效率。
隨後李教授、楊教授和蔡博士憑著他們的第二份相關論文「線性網絡編碼」(Linear Network Coding) 獲頒二零零五年度IEEE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信息理論學會論文獎。這是首次有本港學者獲得這論文獎,亦是三十多年來首次由亞洲研究人員獲獎。
網絡編碼帶給網絡應用一場範式革命。微軟公司亦以網絡編碼作為核心技術開發出名為「雪崩」(Avalanche) 的P2P原型軟件。由於P2P通訊佔互聯網頻寬60%以上,網絡編碼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預料未來十年,從電腦通訊、無線電通訊、以至於其他各類通訊,都會廣泛地應用網絡編碼。
香港中文大學正籌建全球首個「網絡編碼研究中心」,旨在維持並深化中大在此領域的主導地位,加強理論研究及推廣工業應用,進一步提升香港在信息科研領域的國際地位。中心已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香港中文大學、微軟研究院及微軟亞洲研究院超過四百萬研究資助,並將於明年一月於香港舉辦網絡編碼學術年會(NetCod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