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9年1月31日

中大與世界頂尖學府加強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重塑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未來發展

2019年1月31日
分享
列印

中大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倫敦帝國學院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加強彼此跨學科的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後排)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中)、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左)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見證簽署儀式。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今日(1月31日)簽署合作協議,加強彼此跨學科的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是次簽署儀式,標誌着中大與這三所國際頂尖學府,透過計劃成立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合作發展有效及能廣泛應用的影像和機械人科技,重塑多個醫學專科未來在診斷和治療技術方面的發展,提升病人生活質素。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等親臨見證簽署儀式。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表示:「今天中大與三所世界頂尖學府結盟,將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臨床及醫學工程專家雲集香港,進行最先進的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我有信心即將成立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能促進多個醫學專科的診斷和治療。」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表示:「作為一所全球領先的研究型大學,中大一向致力發展具影響力及尖端的研究,積極支持及參與國際間跨學科的合作。憑藉特區政府近年的鼎力支持,本港正處於創科發展的黃金時代,為我們醫學和工程方面的人才締造難得的機遇,將研究成果和優勢展現於國際的領域及層面。我們相信,計劃成立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將為香港以至整個區域研發和普及醫療機器人技術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 

機械人科技令不少以往無法做到的手術程序和治療方法得以實現。這項創新科技的應用,將可提升微創、機械人輔助,以至經腔道手術的表現,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及減低因手術造成的創傷。這些技術進步能為長者帶來更優質的護理,減輕病患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有助應對人口老化。 

中心將開展三大範疇的研究,包括「經腔道多規模機械人診斷及治療平台」、「經腔道磁力導航機械人平台」及「影像追蹤機械人介入技術」,涉及多個醫學專科,包括消化道內窺鏡及消化道外科、心血管及心臟外科、耳鼻喉科、腦神經科及神經外科、眼科、骨科、胸腔外科及泌尿外科。來自電子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工程、計算機科學和機械人技術的專家也將參與這個平台。 

身兼「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聯席主任的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趙偉仁教授表示:「中心會著力強化將創新技術轉化至臨床應用,讓病患直接受惠。來自本港及國際不同院校的醫生、工程師及研究人員組成的跨專科團隊,將在中心提供的協助平台上合作,將創新的生物醫學工程研究轉化為先進的醫療技術。合作的成果將涵蓋臨床前期及臨床階段,促進醫療機械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增加病人對這些創新科技的信心。」

為進一步擴闊及深化此創科發展措施的層面,團隊已獲多個業界團體的鼎力支持和合作,當中包括精準醫療設備和儀器製造領域的全球領袖。 

同為「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聯席主任的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歐國威教授補充:「人才培訓是中心的另一重點。中心會為外科醫生及工程師提供機械人科技培訓,以達至將技術應用到醫學臨床的目標。透過將技術雛形轉化為成熟的醫療產品,我們期望中心可培育生物醫學工程和醫療科技初創企業,讓他們順利發展。」 

團隊已向香港特區政府的「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AIR@InnoHK)項目提出申請。



中大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倫敦帝國學院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加強彼此跨學科的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後排)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中)、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左)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見證簽署儀式。

中大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倫敦帝國學院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加強彼此跨學科的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後排)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中)、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左)及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見證簽署儀式。

 

簽署儀式嘉賓合照

簽署儀式嘉賓合照

 

中大與三所國際頂尖學府,透過計劃成立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合作發展有效及能廣泛應用的影像和機械人科技。(左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懷廷工程學院副院長(研究)Larry NAGAHARA博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機械人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Bradley NELSON教授、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兼「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聯席主任歐國威教授、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兼「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聯席主任趙偉仁教授、倫敦帝國學院Hamlyn Centre總監楊廣中教授、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卓敏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教授劉雲輝教授,以及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教授。

中大與三所國際頂尖學府,透過計劃成立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合作發展有效及能廣泛應用的影像和機械人科技。(左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懷廷工程學院副院長(研究)Larry NAGAHARA博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機械人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Bradley NELSON教授、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兼「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聯席主任歐國威教授、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兼「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聯席主任趙偉仁教授、倫敦帝國學院Hamlyn Centre總監楊廣中教授、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卓敏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教授劉雲輝教授,以及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教授。

 

中大與倫敦帝國學院合作的「經腔道複雜手術機械人內窺鏡平台」設有兩支機械臂,已透過臨床前研究證實能進行胃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中大與倫敦帝國學院合作的「經腔道複雜手術機械人內窺鏡平台」設有兩支機械臂,已透過臨床前研究證實能進行胃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領導的醫療機械人研究團體,創建了一個稱為「達文西研究組件」的強大醫療機械人系統。中大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開發醫療機械人儀器和控制演算法,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工具和先進軟件。其中共同開發的一種軟件可完全補償或取消主工具操縱器的重力效應,使操作更安全、更舒適和更容易。

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領導的醫療機械人研究團體,創建了一個稱為「達文西研究組件」的強大醫療機械人系統。中大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開發醫療機械人儀器和控制演算法,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工具和先進軟件。其中共同開發的一種軟件可完全補償或取消主工具操縱器的重力效應,使操作更安全、更舒適和更容易。

 

中大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合作的研究專注於磁力導航及納米機械人技術。

中大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合作的研究專注於磁力導航及納米機械人技術。

 

下載所有相片

中大與世界頂尖學府加強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重塑醫學診斷和治療的未來發展

2019年1月31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今日(1月31日)簽署合作協議,加強彼此跨學科的醫療機械人研究合作。是次簽署儀式,標誌着中大與這三所國際頂尖學府,透過計劃成立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合作發展有效及能廣泛應用的影像和機械人科技,重塑多個醫學專科未來在診斷和治療技術方面的發展,提升病人生活質素。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和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先生等親臨見證簽署儀式。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表示:「今天中大與三所世界頂尖學府結盟,將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臨床及醫學工程專家雲集香港,進行最先進的跨學科醫療機械人研究。我有信心即將成立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能促進多個醫學專科的診斷和治療。」 

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表示:「作為一所全球領先的研究型大學,中大一向致力發展具影響力及尖端的研究,積極支持及參與國際間跨學科的合作。憑藉特區政府近年的鼎力支持,本港正處於創科發展的黃金時代,為我們醫學和工程方面的人才締造難得的機遇,將研究成果和優勢展現於國際的領域及層面。我們相信,計劃成立的『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將為香港以至整個區域研發和普及醫療機器人技術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 

機械人科技令不少以往無法做到的手術程序和治療方法得以實現。這項創新科技的應用,將可提升微創、機械人輔助,以至經腔道手術的表現,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及減低因手術造成的創傷。這些技術進步能為長者帶來更優質的護理,減輕病患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有助應對人口老化。 

中心將開展三大範疇的研究,包括「經腔道多規模機械人診斷及治療平台」、「經腔道磁力導航機械人平台」及「影像追蹤機械人介入技術」,涉及多個醫學專科,包括消化道內窺鏡及消化道外科、心血管及心臟外科、耳鼻喉科、腦神經科及神經外科、眼科、骨科、胸腔外科及泌尿外科。來自電子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自動化工程、計算機科學和機械人技術的專家也將參與這個平台。 

身兼「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聯席主任的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教授趙偉仁教授表示:「中心會著力強化將創新技術轉化至臨床應用,讓病患直接受惠。來自本港及國際不同院校的醫生、工程師及研究人員組成的跨專科團隊,將在中心提供的協助平台上合作,將創新的生物醫學工程研究轉化為先進的醫療技術。合作的成果將涵蓋臨床前期及臨床階段,促進醫療機械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增加病人對這些創新科技的信心。」

為進一步擴闊及深化此創科發展措施的層面,團隊已獲多個業界團體的鼎力支持和合作,當中包括精準醫療設備和儀器製造領域的全球領袖。 

同為「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聯席主任的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歐國威教授補充:「人才培訓是中心的另一重點。中心會為外科醫生及工程師提供機械人科技培訓,以達至將技術應用到醫學臨床的目標。透過將技術雛形轉化為成熟的醫療產品,我們期望中心可培育生物醫學工程和醫療科技初創企業,讓他們順利發展。」 

團隊已向香港特區政府的「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AIR@InnoHK)項目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