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校董會支持校園發展計劃擘劃可持續發展校園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校董會通過接納《校園發展計劃報告書概要》,標誌著中大的校園規劃又邁進一大步。校董會再次肯定發展計劃提出的願景,認為該計劃是大學校園長期發展的路向圖。校園發展計劃兼顧了大學在教與學和研究方面的需要,為遠至2021年及以後的校園發展,勾畫出具遠見和可持續性的藍圖;計劃既成,無論以學術成就和校園可持續性的角度觀之,中大皆可期與世界級大學相比肩。發展計劃是一份活的文件,能因時制宜,切合日新月異的形勢和需要;它提出了校園發展的願景,讓未來負責執行計劃的規劃者和建築師有所依循。
廣泛諮詢 確立六大原則
於一年前展開的規劃過程分為多個階段,每個階段皆有交流和諮詢活動,接觸面遍及整個大學社群。總計舉行了超過四十場持份者交流活動,包括簡介會、交流會、工作坊、論壇、網上調查、展覽和導遊團,收到共一千一百份意見。顧問公司從這些意見中總結出六項獲大學成員廣泛支持的規劃原則。這六大原則是:
一、規劃教學研究設施;
二、提升書院生活;
三、倡導健步文化;
四、保存具價值的地標;
五、優化校園景色;以及
六、建構可持續校園。
取法平衡 達致可持續發展
校園發展計劃一方面顧及對教研設施愈來愈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全力保存中大綠樹蔭翳的自然環境,使之更蒼翠鬱蔥。該計劃建議了一些指引,以成為校園可持續概念的楷模,目標是在2025年把人均能源消耗減少百分之二十五,人均溫室氣體排放減少百分之二十。屆時,中大校園的空氣會更清新,節能成效更佳,製造的廢物更少,對汽車的依賴也更低。根據該計劃,中大將加強環境管理,涉及的領域包括建築物的設計和用料,節約能源和用水,以及交通運輸管理。
發展計劃建議中大奉行「行人優先」原則,實施全面的運輸政策,以優化校內各運輸設施的表現,包括行人網絡、校內車道的改善和管理、泊車轉乘制度、單車徑和校巴服務。
該計劃也建議中大保存和擴大綠化的自然景致,並且提出方法,讓大學據之以選定、評估和臚列校園內具獨特價值、值得保存的地點。
學院群和新書院選址
發展計劃的重點建議之一,是以集群式分區發展的概念來組織各學科的教研活動,這有助善用資源,方便類近學科的師生往還,並能充分運用社交和學術場地。根據這一方針,中大校園會劃分為三個區域,八個學院將集中在這三區,而研究活動則集中在校園北部和東部。隨著政府批出三十九區部分地段給予中大,大學會分階段開發該區,使之成為研究樞紐,並興建研究生宿舍。此外,校園發展計劃也選定了一些具發展潛力的地點,在評估了其地理性質、生態特點和文化價值後,認為可用於發展學術、研究和文娛康樂設施。
新書院的院址也已選定。中大致力令書院生活更豐富充實,為配合這一構想,新書院選址在現有書院附近,並鄰近中央校園,以組成顯著的書院鄰里區,這有助加強書院制度,增進書院之間的往還聯繫,並可改善各書院與中央校園之間的行人網絡。
群策群力 具見成果
這份報告兼容並蓄,接納和體現了蒐集到的不同意見,是凱達環球有限公司及其海外夥伴葛艾活建築師事務所組成的顧問團隊與大學成員緊密合作的成果;此外,由程伯中副校長和建築學研究講座教授白思德共同領導的校園發展計劃督導委員會,以及由規劃、工程、運輸和園景設計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亦功不可沒。
發展計劃提出了一些建議和執行策略,包括成立督導小組,因應校園未來的發展定期修訂計劃,使之能與時並進,配合並適用於新情況,而所有新發展方案,亦必須以上述的六項規劃原則為準繩加以評估。有了這些指引,日後中大校園發展的規劃與推行,必能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中大《校園發展計劃報告書概要》已上載於校園發展計劃網站:www.cuhk.edu.hk/c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