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7年6月23日

錯彩鏤金 歷久彌新中大展示中國古代黃金工藝脈絡源流

2017年6月23日
分享
列印

嵌綠松石蟠虺紋金柄鐵劍 春秋晚期 通長35.2、柄長12.8 厘米 1992 年寶雞益門村2 號墓出土 便於近身肉搏的直刃短劍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但本品劍柄蟠虺紋則為中原樣式,故可謂是中原與北方文化交流的產物。從鑄造工藝上說,劍柄正反面紋飾完全一致,相信是同一模具下翻出兩面紋飾笵。劍首、劍格紋飾均左右對稱;蟠虺、聯珠紋等不斷重複,體現了東周鑄造業紋飾單元化的特點。而從綠松石脫落部位中的鑄造收縮痕跡來看,鑄成後劍柄表面還經過了大量打磨。

錯金銀管箍 秦 通長13.95、徑2.6-2.7 厘米 1980 年西安臨潼區秦始皇陵銅車馬坑出土 西周開始車上設蓋。不過就禮儀或實際用途考慮,車蓋常需取下,並非固定。支撐傘蓋的桿也常分多節,中設銅管箍以為連接,有學者認為這樣是為便於裝卸車蓋之故。戰國到漢代,這個配件在車器中受到相當的重視,往往有繁複的裝飾。

金框寶鈿裙飾 唐 尺寸不一,通高77 厘米 2002 年西安南郊李倕墓出土 本品主人李倕(712–736 年)是唐高祖李淵五世孫女。她在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病逝,年僅25歲。這套裙飾佩戴法可參考韋十七妹墓石椁線刻圖像。裙飾下截滿墜珍珠。晚唐詩人李賀(790–816年)曾有詩謂:“金翹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寶鈿飾裙則見於晚唐詩人元稹(779–831年)《夢游春》 “紕軟鈿頭裙”句。總之,“真珠裙”、“鈿頭裙”均可指此。 從製作上說,本品代表了唐代珠寶工藝的最高水準:金條作框鑲貼寶石,是所謂的“金框寶鈿”;又滿焊金珠,令人想起晚唐文人溫庭筠(812–870 年)《歸國謠》中“鈿筐交勝金粟” 的情景。一些細絲表面有螺旋紋,應是用扭卷法製成;而金珠也不僅僅是裝飾,在鏤空紋飾邊緣往往堆積細珠,或也有加固的作用。

銀鎏金龜形銀盒 唐 高13、長28.3、寬15 厘米, 重820.5 克 1987 年扶風縣法門寺塔基地宮後室出土 《衣物帳》稱本品為“龜”,為僖宗的供養物。或認為它是盛放茶末的容器。不過據龜口通孔推測,應是熏香器。龜吐霧的形象亦可見於法門寺出土的一件鎏金銀熏爐上。1990 年山西繁峙縣唐代銀器窖藏出土的一件龜盒, 用途或亦相同。製作方法則為軀體錘鍱成形後,焊接頭尾部件。

銀鎏金花鳥紋香囊 唐 鏈長17.7、口徑5.8 厘米, 重92.2 克 1987 年扶風縣法門寺塔基地宮後室出土 《衣物帳》稱本品為“香囊”,為僖宗的供養物。囊內打造萬向支架,使得中心焚香盂總是保持水平,晃動時香料因此不會灑出。吊鏈則使用了8 字型的開放式連環扣編結。這種設計的香囊最早見於漢晉《西京雜記》的記載,《宋史》、《金史》和《元史》中的宮廷香球亦應指此,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仍有提及。現存實物則以唐代出土為多。

(左起)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副院長韓建武先生、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陳承緯先生、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先生、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振為先生、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梁元生教授一同合照。

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長致歡迎辭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先生致辭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陳承緯先生致辭

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振為先生致辭

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致辭

陝西素以出土大量的重要金銀器聞名。「錯彩鏤金:陝西珍藏中國古代金銀器」展由陝西省文物局、陝西歷史博物館(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與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合辦,由明天(6月24日)起至9月24日在文物館舉行,展品選自陝西省內22間文博機構共60件(套)、從晚商至清代的中國古代金銀器珍藏。歡迎公眾參觀,費用全免。

中大文物館今天(6月23日)舉行了開幕典禮,主禮嘉賓包括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先生、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副院長韓建武先生、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振為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陳承緯先生、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梁元生教授,以及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

在中國古代形形色色的傳統工藝中,黃金工藝是較鮮為人知的一門。一方面史籍甚少記載,另一方面又容易因金匠們的口耳相傳而訛誤,失去歷史的原貌。「中國古代黃金工藝研究」專案,為中大文物館、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物修復辦事處及周大福大師工作室於2014年開始合作研究的一個項目,首次以跨學科的方法復原古代工藝,並釐清工藝發展的歷史脈絡。

展覽期間,文物館將舉辦公眾導賞團、親子工作坊及公開講座,亦會免費派發導覽手冊,讓觀眾更容易理解重點展品及中國古代黃金工藝的發展歷程。

研究項目及展覽由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全力贊助。

錯彩鏤金:陝西珍藏中國古代金銀器」展覽詳情如下:

展覽日期:2017年6月24日至2017年9月24日
地  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三、五、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5時
休館時間:逢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
查詢電話:3943-7416

附件:精選展品簡介



嵌綠松石蟠虺紋金柄鐵劍
春秋晚期
通長35.2、柄長12.8 厘米
1992 年寶雞益門村2 號墓出土

便於近身肉搏的直刃短劍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但本品劍柄蟠虺紋則為中原樣式,故可謂是中原與北方文化交流的產物。從鑄造工藝上說,劍柄正反面紋飾完全一致,相信是同一模具下翻出兩面紋飾笵。劍首、劍格紋飾均左右對稱;蟠虺、聯珠紋等不斷重複,體現了東周鑄造業紋飾單元化的特點。而從綠松石脫落部位中的鑄造收縮痕跡來看,鑄成後劍柄表面還經過了大量打磨。

嵌綠松石蟠虺紋金柄鐵劍 春秋晚期 通長35.2、柄長12.8 厘米 1992 年寶雞益門村2 號墓出土 便於近身肉搏的直刃短劍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但本品劍柄蟠虺紋則為中原樣式,故可謂是中原與北方文化交流的產物。從鑄造工藝上說,劍柄正反面紋飾完全一致,相信是同一模具下翻出兩面紋飾笵。劍首、劍格紋飾均左右對稱;蟠虺、聯珠紋等不斷重複,體現了東周鑄造業紋飾單元化的特點。而從綠松石脫落部位中的鑄造收縮痕跡來看,鑄成後劍柄表面還經過了大量打磨。

 

錯金銀管箍
秦
通長13.95、徑2.6-2.7 厘米
1980 年西安臨潼區秦始皇陵銅車馬坑出土

西周開始車上設蓋。不過就禮儀或實際用途考慮,車蓋常需取下,並非固定。支撐傘蓋的桿也常分多節,中設銅管箍以為連接,有學者認為這樣是為便於裝卸車蓋之故。戰國到漢代,這個配件在車器中受到相當的重視,往往有繁複的裝飾。

錯金銀管箍 秦 通長13.95、徑2.6-2.7 厘米 1980 年西安臨潼區秦始皇陵銅車馬坑出土 西周開始車上設蓋。不過就禮儀或實際用途考慮,車蓋常需取下,並非固定。支撐傘蓋的桿也常分多節,中設銅管箍以為連接,有學者認為這樣是為便於裝卸車蓋之故。戰國到漢代,這個配件在車器中受到相當的重視,往往有繁複的裝飾。

 

金框寶鈿裙飾
唐
尺寸不一,通高77 厘米
2002 年西安南郊李倕墓出土

本品主人李倕(712–736 年)是唐高祖李淵五世孫女。她在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病逝,年僅25歲。這套裙飾佩戴法可參考韋十七妹墓石椁線刻圖像。裙飾下截滿墜珍珠。晚唐詩人李賀(790–816年)曾有詩謂:“金翹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寶鈿飾裙則見於晚唐詩人元稹(779–831年)《夢游春》 “紕軟鈿頭裙”句。總之,“真珠裙”、“鈿頭裙”均可指此。

從製作上說,本品代表了唐代珠寶工藝的最高水準:金條作框鑲貼寶石,是所謂的“金框寶鈿”;又滿焊金珠,令人想起晚唐文人溫庭筠(812–870 年)《歸國謠》中“鈿筐交勝金粟” 的情景。一些細絲表面有螺旋紋,應是用扭卷法製成;而金珠也不僅僅是裝飾,在鏤空紋飾邊緣往往堆積細珠,或也有加固的作用。

金框寶鈿裙飾 唐 尺寸不一,通高77 厘米 2002 年西安南郊李倕墓出土 本品主人李倕(712–736 年)是唐高祖李淵五世孫女。她在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病逝,年僅25歲。這套裙飾佩戴法可參考韋十七妹墓石椁線刻圖像。裙飾下截滿墜珍珠。晚唐詩人李賀(790–816年)曾有詩謂:“金翹峨髻愁暮云,沓颯起舞真珠裙”;寶鈿飾裙則見於晚唐詩人元稹(779–831年)《夢游春》 “紕軟鈿頭裙”句。總之,“真珠裙”、“鈿頭裙”均可指此。 從製作上說,本品代表了唐代珠寶工藝的最高水準:金條作框鑲貼寶石,是所謂的“金框寶鈿”;又滿焊金珠,令人想起晚唐文人溫庭筠(812–870 年)《歸國謠》中“鈿筐交勝金粟” 的情景。一些細絲表面有螺旋紋,應是用扭卷法製成;而金珠也不僅僅是裝飾,在鏤空紋飾邊緣往往堆積細珠,或也有加固的作用。

 

銀鎏金龜形銀盒
唐
高13、長28.3、寬15 厘米,
重820.5 克
1987 年扶風縣法門寺塔基地宮後室出土

《衣物帳》稱本品為“龜”,為僖宗的供養物。或認為它是盛放茶末的容器。不過據龜口通孔推測,應是熏香器。龜吐霧的形象亦可見於法門寺出土的一件鎏金銀熏爐上。1990 年山西繁峙縣唐代銀器窖藏出土的一件龜盒, 用途或亦相同。製作方法則為軀體錘鍱成形後,焊接頭尾部件。

銀鎏金龜形銀盒 唐 高13、長28.3、寬15 厘米, 重820.5 克 1987 年扶風縣法門寺塔基地宮後室出土 《衣物帳》稱本品為“龜”,為僖宗的供養物。或認為它是盛放茶末的容器。不過據龜口通孔推測,應是熏香器。龜吐霧的形象亦可見於法門寺出土的一件鎏金銀熏爐上。1990 年山西繁峙縣唐代銀器窖藏出土的一件龜盒, 用途或亦相同。製作方法則為軀體錘鍱成形後,焊接頭尾部件。

 

銀鎏金花鳥紋香囊
唐
鏈長17.7、口徑5.8 厘米,
重92.2 克
1987 年扶風縣法門寺塔基地宮後室出土

《衣物帳》稱本品為“香囊”,為僖宗的供養物。囊內打造萬向支架,使得中心焚香盂總是保持水平,晃動時香料因此不會灑出。吊鏈則使用了8 字型的開放式連環扣編結。這種設計的香囊最早見於漢晉《西京雜記》的記載,《宋史》、《金史》和《元史》中的宮廷香球亦應指此,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仍有提及。現存實物則以唐代出土為多。

銀鎏金花鳥紋香囊 唐 鏈長17.7、口徑5.8 厘米, 重92.2 克 1987 年扶風縣法門寺塔基地宮後室出土 《衣物帳》稱本品為“香囊”,為僖宗的供養物。囊內打造萬向支架,使得中心焚香盂總是保持水平,晃動時香料因此不會灑出。吊鏈則使用了8 字型的開放式連環扣編結。這種設計的香囊最早見於漢晉《西京雜記》的記載,《宋史》、《金史》和《元史》中的宮廷香球亦應指此,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仍有提及。現存實物則以唐代出土為多。

 

(左起)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副院長韓建武先生、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陳承緯先生、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先生、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振為先生、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梁元生教授一同合照。

(左起)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副院長韓建武先生、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陳承緯先生、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先生、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振為先生、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梁元生教授一同合照。

 

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長致歡迎辭

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長致歡迎辭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先生致辭

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羅文利先生致辭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陳承緯先生致辭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物及博物館)陳承緯先生致辭

 

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振為先生致辭

周大福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廖振為先生致辭

 

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致辭

中大副校長張妙清教授致辭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