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名師講堂召開
為了深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科學人才交流學習,激發創新活力,7月31日上午,大灣區科學論壇秘書處與香港中文大學、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共同舉辦了第二屆名師講堂,活動在廣州、香港兩地同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旭,中國科學院院士樊春海圍繞各自的創新成果與科研體會作主題分享,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與粵港澳青年展開交流。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大灣區科學論壇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梁振英,中國科學院院士,大灣區科學論壇主席白春禮,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參會並致辭,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楊紅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二級巡視員安建光為院士嘉賓頒發“科學傳播大使”證書及活動紀念牌匾。大灣區科學論壇執行秘書長聶曉偉主持活動。
梁振英在致辭中表示,要推進大灣區粵港澳三地的科技創新,培育人才、涵養人才、聚集人才是關鍵。青年科技人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和新生力量,近年來粵港三地積極推進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加強三地人才交流與合作,讓青年人才在學有所成之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大舞臺上學以致用,逐夢圓夢。
白春禮在致辭中說,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當前全球重大的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快速突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青年是科技創新人才隊伍中最具創新活力的群體,希望未來大家能繼續發揚求真務實,批判包容的科學精神,為灣區科創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段崇智校長在致辭中說,目前,香港中文大學在粵港澳大灣區已經達成了5個產學研基地的建設,正積極拓展在深圳的福田區、廣州、東莞,中山等區域的創新與創業項目,繼續加強粵港澳高校聯盟的合作。未來港中文將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為國家為大灣區的科技自立自強, 人才自主培養作出更大的貢獻。
鍾南山:科學青年應以責任為動力,用實踐促創新
在報告中,鍾南山院士向廣大青年闡述他的“創新觀”。他認為創新不僅僅停留在寫出高端的論文上,“發現加效益才叫真正的創新”。他強調,創新要從興趣出發,但只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提高科學素質的動力不僅是興趣,科研人應當具有使命感,將其發展為熱愛,最後形成自我的追求,完成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他鼓勵青年打破部分國家對我國的科技封鎖,將國家需要作為創新發展的使命感來源。作為一名醫生,鍾院士舉出了他在慢性阻肺早期防治、“非典”的治療、癌症治療等方面的臨床用藥案例,來說明開拓、尊重事實、執著追求和協作是創新必備的幾個素質。鍾院士結合西方的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Mathematics)教育、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介紹了中國科學素質教育IMH(Innovation、Sense of Mission、Humanity)的重要性。中國青年要以興趣為導向,具有崇高的使命感來發展創新能力。鍾南山院士對青年人的創新能力充滿信心,鼓勵年輕人要敢想敢做,將創新的想法落到實地。
盧煜明:粵港澳大灣區應形成自主創新的內生動力
被稱為“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之父的盧煜明,以《從無創基因檢測看產學研的挑戰與機遇》為主題,生動地回顧了他的求學和科研經歷,詳細介紹了他如何發現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DNA,併發展出一套技術來進行DNA檢測,篩查唐氏綜合征的科研探索歷程。1997年他在《柳葉刀》上發表了文章——《母體血漿和血清中存在胎兒DNA》,並推出了具有突破性的無創產前檢測(NIPT)技術。目前這一技術已應用於全球90多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00萬名孕婦受惠。他也連續五年獲世界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選為“全球20位頂尖轉化研究科學家”,預計到2027年,無創產前檢測全球市場規模可達131億美元。
在報告中,盧煜明院長向廣大青年人分享了他在生活中遇到靈感的“奇跡時刻”,他鼓勵青年人要從讓千萬人受惠的問題中尋找科研目標,關注日常生活,從不同的事物中找共通性,重視知識產權、注重學術與產業協同,謀求灣區內部合作,促進科研產業化落地,進而為人類生命健康謀福祉。
張旭:人工智能的發展與腦科學的研究發展密切相關
在計算機剛剛被發明出來的時候,人工智能和腦科學之間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探索生命智能的奧秘和創制具有智能的機器,都是非常複雜和典型的交叉科學研究問題,涉及生物學、腦科學、認知科學、醫學、信息科學、人工智能等眾多領域。當前的人工智能已經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比如圖像識別、下棋、自動翻譯、藝術創作等等。其實,這些人工神經網絡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腦科學的啟發。比如,大腦的注意力機制、情景記憶機制、工作記憶和學習機制等。在題為《腦科學與人工智能》的演講中,張旭院士介紹了計算機科學與腦科學在理論上的共通性,展示了人工神經網絡如何受到人腦的啟發,模擬和學習人腦的認知過程。反過來,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對腦科學研究也有推動作用,如腦成像技術的改進、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應用,將極大提高信息分析的效率與準確性。張旭院士強調了基礎研究在產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鼓勵青年利用粵港澳大灣區豐富的資源,看見融合學科碰撞出的無限可能性,激發學習興趣,積極參與科研和工程項目,推動腦科學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樊春海:DNA信息存儲:生物與信息技術碰撞出無限潛力
樊春海院士分享了一組數據:2020年全世界的數據是44個ZB(440萬億億字節)。“把這些數據存下來,光耗的電就是一個三峽大壩所產生的電。”現有基於矽的存儲方式,存儲它們不僅需要耗能、占地,而且由於數據電子存儲的壽命只有十年到幾十年,相對來說遷移起來也很麻煩。現有的數據存儲方式,越來越難以滿足數據日益爆發性增長的趨勢。
在人類生產出海量信息的時代,我們對於生命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在過往幾十年裡,科學界最重要突破之一,就是破解了生命基因DNA的密碼。在計算機信息的世界中,編碼語言是0和1,而在生命基因的世界裡,編碼是由ATGC是四進制來完成的。“通過DNA存儲,把數據存儲的容量極限提升7個數量級,全世界440萬億億的字節,只要200公斤DNA就可以存下來。”可見,DNA存儲帶來了一種密度高、能耗非常低、壽命非常長的存儲模式。樊春海院士預測,到2024年,將有30%的數字業務有可能是用DNA存儲來實現,從而解決現在指數級增長的數據存儲問題。
樊春海院士介紹,DNA數據存儲其中不僅包含有信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也包括合成生物學、基因測序等生物學技術。“只有技術的交融,才有可能產生這樣一個偉大的事情。”他鼓勵青年大膽探索學科融合的可能性,在前沿領域運用學科交融突破技術局限,尋找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新機會。
本次名師講堂活動也是香港中文大學建校60周年校慶活動之一,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人才港大力支持,也是大灣區科學論壇響應《南沙方案》,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發揮平臺優勢,促進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特色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