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1年10月23日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四十周年暨館友會三十周年慶典文物館成立專項基金籌辦教育外展計劃

2011年10月23日
分享
列印

沈祖堯校長在中大文物館四十周年暨館友會三十周年慶祝晚宴上致辭

(左起)中大文物館館長林業強教授、中大文物館創館館長兼中國文化研究所及藝術系利榮森中國文化講座教授屈志仁教授、牛津大學中國藝術及考古學教授羅森爵士、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莫華釗先生、中大文物館館友會會長歐蔚琦女士和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信廣來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舉辦了一連串的慶祝活動,歡慶該館成立四十周年,及其館友會成立三十周年。

四十年來,文物館秉承大學的理念,透過學術交流、出版與展覽,致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夙夜匪懈。三十年來,由各界熱心人士組成的館友會給予全力支持,殫心竭力。時至今天,文物館已成為藝術史學家、收藏家、考古學家與文物愛好者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亦為一所以蒐藏中國文物著稱的大學博物館,成績斐然。

文物館邀得由英國遠道而來的牛津大學中國藝術及考古學教授羅森爵士(Professor Dame Jessica Rawson)主持「中國文化研究所莫慶堯學術講座」,題目為「華夏與中亞–中國的異域文化–公元六至八世紀」,正式啟動中大與英國牛津大學2011至12年的協作交流計劃。講座吸引二百多名來賓,講場座無虛席,主辦單位更不斷加設座椅以應需要。羅森爵士博採北朝至唐代的文物例證,娓娓道來,由六世紀的北齊北周的石棺如何窺見異域文化的引進,直至八世紀的唐三彩又如何見證中外文化的融合,從而論證唐代的大都會文化風尚及其國際視野。

文物館接著舉行「造化心源:沐文堂藏中國雕塑」展覽的開幕儀式,由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親自主持,又特別邀請羅森爵士主禮,展場賓客盈盈,好不熱鬧。豐富的展品是精選自沐文堂的珍藏,有近百件的中國歷代雕塑,涵蓋新石器時代以至元明清的玉、石、陶、木雕塑,當中以漢唐盛世陶俑、北朝至遼宋的佛教造像為重點。不同時代的雕塑作品,反映該時代的社會文化和價值觀念,蘊涵著傳統的接續承傳及外來文化的衝擊融合的豐富訊息,眼前展現的可說是一部簡明的中國雕塑史。

在慶祝晚宴上,文物館的贊助人、捐贈者、各方友好、館友會會員與文物館員工共聚一堂,歡宴慶典。配合著先前進行的籌款活動,當晚又舉行了慈善拍賣,總共籌得三百多萬港元,以成立專項基金。文物館並將陸續進行多項教育和外展計劃,包括透過學校和老師,加深兒童和青少年對中國文化和傳統價值觀的認識,也包括鼓勵家庭、興趣小組和社區中心等組織前來參觀。同時,也強化館方向來重視的導賞、講座、工作坊、研討會等活動,期望吸引不同年齡和階層的參觀者,從文物藏品和專題展覽中探究中國的藝術和文化。

子曰:「四十而不惑」。中大文物館展廳內外,高高懸掛著的是這副對聯:「文化共弘揚,風雨同心經不惑;物華皆寶愛,古今慷慨有賢豪。」寶愛文物,弘揚文化,願同道者,盍興乎來!



沈祖堯校長在中大文物館四十周年暨館友會三十周年慶祝晚宴上致辭

沈祖堯校長在中大文物館四十周年暨館友會三十周年慶祝晚宴上致辭

 

(左起)中大文物館館長林業強教授、中大文物館創館館長兼中國文化研究所及藝術系利榮森中國文化講座教授屈志仁教授、牛津大學中國藝術及考古學教授羅森爵士、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莫華釗先生、中大文物館館友會會長歐蔚琦女士和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信廣來教授

(左起)中大文物館館長林業強教授、中大文物館創館館長兼中國文化研究所及藝術系利榮森中國文化講座教授屈志仁教授、牛津大學中國藝術及考古學教授羅森爵士、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莫華釗先生、中大文物館館友會會長歐蔚琦女士和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信廣來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