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醫科生休學一年遠赴非洲身體力行照顧愛滋病患者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聯合書院五年級醫科生鄺詠茵,年前毅然休學一年,到西非喀麥隆參與義工服務。她加入當地慈善機構NAVTI Foundation NGO任義工,負責支援孤兒和無助兒童的項目,並在中學推行預防愛滋病教育,以及培訓農村學校的護理員等。其間,詠茵深切體驗當地貧乏的生活,甚至曾遇上暴動及感染瘧疾,但她始終處之泰然,認為非洲之行獲益良多,讓她上了寶貴的一課。
在非洲,詠茵體驗到這個發展中國家的艱苦生活,人民往往每天只能負擔一餐,兒童更要餓著肚子徒步五、六小時往返學校及家園。他們甚至沒有選擇食物的條件,只可吃全脂奶、棕欖油、牛油果這些高脂食物,導致高血壓和糖尿病問題竟然比發達國家更嚴重,人民的平均壽命只有約四十歲,僅及香港人的一半。然而,面對種種的生活困境,非洲人不但沒有怨天尤人,反而用樂觀態度面對。詠茵表示:「在非洲人的思想中,沒有自殺這回事,一個人會餓死、病死、老死或意外身亡,但自行了結生命的行為只有瘋子才會做。相比非洲人的熱愛生命,在香港因不堪壓力或感情問題而自尋短見的新聞卻屢見不鮮,實在令人慨嘆。」
愛滋病是非洲另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詠茵對當地學生做了一個簡單調查,發現仍有不少人以為愛滋病可以用藥物根治,而且因為缺乏性教育,很多學生年紀小小便發生性行為,又因不懂得作出任何保護措施,以致愛滋病在非洲肆虐。受害者由個人、家庭和朋友、以至整個村落、整個國家,都因為愛滋病的禍害,而不能進步起來。有見及此,詠茵深深感受到裝備當地人醫療知識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愛滋病的正確認識和預防方法。「對抗任何病症,最重要的還是教育;身為一個快將畢業的醫科生,我希望日後不僅能醫治疾病,更可以預防或減少人們染上疾病的機會。」
在非洲生活的一年,詠茵遭遇了不少險境。在一次軍隊鎮壓暴動時,她險些喪命;她又曾患上兩次瘧疾,深明病人的苦況。然而,種種挫折不但沒有打消她服務社會的熱誠,反而更堅定她要成為一個醫療志願者的心志,希望將來加入無國界醫生組織,到落後地區幫助有需要的人。
詠茵表示:「我在非洲時曾染上可致命的瘧疾,病情嚴重到必須住院。當時沒有家人和朋友在身邊,我感到非常害怕和徬徨。幸得當地人的支持和悉心照料,我才可以完全復原。那次經驗讓我明白到除了藥物治療外,精神上的支援對嚴重病患者亦十分重要。我希望將來在本港成立一個志願團體,專為病人提供心理方面的援助,紓解他們心靈上的傷痛。最終目標是將熱愛生命的理念傳遞給每一個香港人。」
詠茵於中學時已開始參與各種社區義務工作,即使升上大學後要應付繁重的學業,她對服務社會的熱忱從未減退,多年來的義工服務讓她獲得二十多項由各慈善團體及大學頒發的義工嘉許獎或感謝狀,包括社會福利署2008-09年度香港傑出青年義工獎、中大聯合書院社會服務獎金獎、恆生銀行優秀服務獎學金,以及香港遊樂場協會優秀義工獎等,表揚她對社會的無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