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7年4月18日

中大舉辦「文學中大」小型書展及創作交流會連結文學、校園與社會

2017年4月18日
分享
列印

「文學中大」位於大學書店的主題書展

中大中文系講師徐霞博士(左)及「文學中大」徵文比賽評審王良和教授

「文學中大」創作交流會

(左起)第一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公開組銅獎得主梁莉姿同學(中文系四年級)、王良和教授、徐霞博士,以及第一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公開組銀獎得主曾旭蔚同學(翻譯系三年級)分享創作經驗。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文系)中國語文教學發展中心本學年舉辦第二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主題為「山水.人文」,鼓勵中大人將目光與視野由美麗的校園投向外面的世界,把人文關懷擴展至社會。比賽現已接受中大學生、校友及教職員報名,截止日期為5月31日。此外,中文系與商務印書館合作,由即日起至531日於大學書店舉辦小型書展,展出兩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評審的著作和書寫中大校園、香港地景的書籍,包括王良和《山水之間》、陳智德《地文誌》、謝曉虹、韓麗珠《雙城辭典》、鄭政恆《記憶前/後書》以及《中大.山水.人文》、《二十一世紀中大的一日》等。歡迎各界人士參觀。 

第二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鼓勵中大學生、校友及教職員描寫校園內外所見山水或社區面貌,亦可從中提煉所思所感,把人文思考化為文字。「文學中大」籌委會早前在大學書店文化活動廳舉行創作交流會,邀請兩屆比賽評審、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王良和教授與第一屆得獎同學對談,由中大中文系講師徐霞博士主持,與公眾分享創作心得,交流文學、校園、社會之間的種種關聯與思辨。 

交流會環繞數個主題:1)校園、文學、社會之間的關係為何? 2)年輕人如何尋找/提煉創作素材?3)文學的本質是什麼?王教授提出校園是社會的縮影,小說或散文的題材往往來自現實生活,創作靈感則源自各種感官經驗,反映寫作與生活環境的互動關係。創作也應以內容為先,通過思考、感受,把外在體驗轉化為藝術形式。徐博士回應「個人即社會」,通過個人的創作,也可窺見校園生態,以至社會現象。王教授以《女馬人與城堡》書中〈波仔記〉一篇為例,分享當年「言笑有時,飛揚有時」的中大歲月,帶出生命經驗的互換與累積。文章最後歸結於一則社會新聞,抒發生命的荒誕且無常。王教授在剖析創作過程中故事情節的推演、內容與技法的取捨,也在展現聯想力的推進,為在場的年輕人示範寫作。 

第一屆(2015/16年度)「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公開組銀獎得主曾旭蔚同學與銅獎得主梁莉姿同學也分享了過往的寫作經歷。梁同學談到進入大學後,經歷了各種政治事件、小至大學加宿費、連鎖餐廳的進駐,周邊太多信息、情緒的干擾,人需要排解、釋放這些加諸身上的重量,其中一個辦法就是書寫。曾同學憶及當初寫作得獎作品〈霧色〉,是迷惘過後重新寫作的第一篇,那時正是陰雨綿綿的日子,天色憂鬱,課業繁重。她感謝老師的鼓勵,也鼓勵在場同學創作。王教授總結寫作是一種記錄,是重拾自信心過程,也是對喜歡的事、物、人,再愛一次的過程。 

「文學中大」小型書展:
日期:即日起至5月31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書店(康本國際學術園一樓101 室)
書店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6時
公眾假期及星期日休息 

第一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得獎作品:
http://literarycuhk.blogspot.hk/ 

「文學中大」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tcuhk/



「文學中大」位於大學書店的主題書展

「文學中大」位於大學書店的主題書展

 

中大中文系講師徐霞博士(左)及「文學中大」徵文比賽評審王良和教授

中大中文系講師徐霞博士(左)及「文學中大」徵文比賽評審王良和教授

 

「文學中大」創作交流會

「文學中大」創作交流會

 

(左起)第一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公開組銅獎得主梁莉姿同學(中文系四年級)、王良和教授、徐霞博士,以及第一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公開組銀獎得主曾旭蔚同學(翻譯系三年級)分享創作經驗。

(左起)第一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公開組銅獎得主梁莉姿同學(中文系四年級)、王良和教授、徐霞博士,以及第一屆「文學中大」徵文比賽公開組銀獎得主曾旭蔚同學(翻譯系三年級)分享創作經驗。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