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中國文化研究所莫慶堯學術講座羅森爵士以英語主講「華夏與中亞-中國的異域文化-公元六至八世紀」

分享
列印

羅森爵士 牛津大學中國藝術及考古學教授

日期:

2011年10月20日

時間:

下午三時正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行政樓地下祖堯堂

講者簡歷:
羅森爵士簡歷
 
        羅森爵士為牛津大學考古學院中國藝術及考古學教授,曾任牛津大學墨頓學院院長(1994-2010)及牛津大學副校長(2005-2010)。
 
        在英國劍橋大學歴史系及倫敦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畢業後,羅森爵士即就任大英博物館東方古器物部二十多年,於1976年及1987年先後晉升成為助理主任及主任,並自1990年起獲選為英國皇家學院院士。羅森爵士於1994年獲得CBE勳銜,又於2002年獲頒女爵士榮譽。在1994年轉職牛津大學以後,她繼續為大英博物館與皇家藝術學院在倫敦策劃多項大型展覽,亦出任多個學術委員會委員。除在牛津指導研究生及執教於劍橋、倫敦與東英吉利大學外,羅森爵士亦在德國海德堡和美國芝加哥大學擔任訪問教授。近二十餘年,她經常出訪遠東各國,建立緊密的學術網絡,並成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古文明中心顧問。羅森爵士著作等身,尤以唐代銀器與陶瓷器之相互關係及古代紋飾設計之考釋等最為經典。她當下的研究重點,則集中於周至秦漢時期(公元前1000至公元200年)宗教與禮制的變化。
報名:

免費

查詢:

3943-8893

講座摘要:
華夏與中亞
中國的異域文化 – 公元六至八世紀
演講大綱
 
        隨著漢朝在公元三世紀解體,華北進入了漫長的割據統治,其中包括由鮮卑建立的北魏及其後續政權。與此同時,佛教傳入中國,大同雲岡及洛陽龍門等地開鑿了大量佛教石窟雕塑。這些宗教藝術,即為當時從中亞傳入的多項異域文化之一,而外來的金、銀、玻璃器等各類奢侈品,亦備受上流社會之歡迎。
 
        講座將探討公元六世紀以來,北齊和北周引進的異域文化。作為當年粟特商旅的重鎮,這兩朝故都出土的石棺槨和石墓牀帶來令人驚喜的線索,使我們得以重現這群異邦來客的獨特風俗;而這些六世紀墓葬,亦為稍後七至八世紀唐代的奢華生活方式提供背景。與前朝一脈相承,唐代非常重視與中亞國家的往來以提升自身的影響力。而以鉛鈾製造之唐三彩墓葬品及生活器皿,即為當時異域潮流之反映。其中貼花繁縟之碟、扁壺,以及馬和駱駝等造像,尤為人所熟悉。講者認為這些器物於中土燒製,設計意念卻取材中亞文化,以展示異域品味,彰顯唐代泱泱大國的大都會文化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