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公開講座﹕人間佛教的「現代性」、「傳統性」與「超越性」——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
2018年3月15日
晚上7:00至9:30
香港中文大學利黃瑤璧樓G/F LT2
唐忠毛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
唐忠毛,哲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現任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編審,華東師範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佛教學、信仰民俗學、宗教社會學研究。學術兼職有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上海市宗教學會理事兼副秘書長,上海市趙朴初研究會副會長。先後出版專著5本,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代表著作有《佛教本覺思想論爭的現代性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中國佛教近代轉型的社會之維》(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經卷遺存:長江流域民俗文化與藝術遺存》(湖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等。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網頁:http://www.cuhk.edu.hk/arts/cshb/
電郵:cshb@cuhk.edu.hk
電話:(852) 3943 5938
人間佛教自近代太虛大師提出,經過印順、星雲大師等一批佛教大德們的理論完善與實踐證成,現在已經成為「兩岸四地」中國佛教的主流思潮與實踐模式,而台灣人間佛教模式已經將人間佛教帶向了世界化發展,逐漸成為21世界中華文化影響世界的一個重要來源之一。人間佛教何以能夠成為當今中國佛教的主流思潮?何以能夠成為佛教現代化生存的重要途徑?究其原因,是因為人間佛教既因應了時代發展的現實要求,又紮根於佛教的精神傳統與佛陀本懷,契理契機地將佛陀本懷與現實社會生活密切結合起來,適應了社會的發展。換句話說,正是因為人間佛教實現了佛教的「現代性」、「傳統性」與「超越性」的較好融合,才使得傳統佛教煥發了現代氣息與生命力。星雲大師曾將人間佛教界定為,「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凡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事實上,這也是對人間佛教「傳統性」與「現代性」的高度概括:「佛說的」,涵蓋了佛教的「傳統性」;「人要的」,則是涵蓋了與時俱進的佛教「現代性調適」。本講座試從太虛大師到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發展歷程,從佛教思想史與宗教社會學理論視角論述人間佛教的「現代性」、「傳統性」與「超越性」特質,並就人間佛教發展過程中與此相關的問題與疑問進行分析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