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科學普及特別講座:如何獲得諾貝爾獎
2021年12月3日
4:30 p.m. – 6:50 p.m.
香港中文大學鄭裕彤樓1A號演講廳
(位置有限,先到先得;另設網上直播)
劉振宇 教授 (生命科學學院)
徐哲 教授 (化學系)
譚志勇 教授 (地球系統科學課程)
3943 1993 / sfo@cuhk.edu.hk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致力向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年人推廣科學。 除了科學普及講座之外,我們的團隊還會以社會的熱門科學課題進行講座。每年,我們均會就該年度頒發的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及生理學或醫學獎舉辦「如何獲得諾貝爾獎」這個特別講座。 目的在於介紹世界級科學研究背後的概念,希望啟發高中生及公眾對科學的認識,從而進一步投身科學的領域。
今年,「科學普及特別講座:如何獲得諾貝爾獎」將於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舉行。
日期: | 2021年12月3日 (星期五) |
時間: | 下午四時三十分至下午六時五十分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鄭裕彤樓1A號演講廳 (位置有限,先到先得;另設網上直播) |
報名及 截止日期: |
親身參與:2021年11月28日 (星期日) |
查詢: | 3943 1993 / sfo@cuhk.edu.hk |
講座題目:
第一場 |
分子感應器助你感知世界 劉振宇 教授 (生命科學學院) 今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授予了兩位科學家,表揚他們發現感知溫度和触觸覺的基因的貢獻。他們的突破性研究為理解許多生理反應奠定基礎,並可能為長期性疼痛及心臟病等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
第二場 |
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 徐哲 教授 (化學系) 在今次講座中,我將介紹不對稱有機催化發展的歷史背景,以及它如何改變化學家的思考方式和進行有機合成的方法。我還會分享自己在博士後期間,與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之一Benjamin List教授一起工作的經歷。 |
第三場 |
從複雜系統到簡單物理:四分之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故事 譚志勇 教授 (地球系統科學課程) 2021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科學家獲得,以表彰他們對複雜現象的研究。地球氣候是自然界中複雜系統的例子之一。本講座主要介紹獲頒四分一個諾貝爾物獎的真鍋淑郎博士,在開發氣候模式方面的工作。他在 1967 年發表的論文首次考慮了輻射傳遞和大氣對流之間的相互作用。 這也是第一篇計算關於二氧化碳濃度氣候敏感性的論文。真鍋博士的一系列研究奠定了地球系統模式的發展。今天我們得以利用氣候模式來預測厄爾尼諾,以至全球暖化,實有賴於真鍋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