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通識沙龍] 飽食而敖遊:哲學與飲食

分享
列印
日期:

2023年5月25日

時間:

7 p.m. – 9 p.m.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利黃瑤璧樓2號演講廳

講者:

劉彥方教授

講者簡歷:

劉彥方,牛津大學物理及哲學學士,麻省理工學院哲學博士,現任香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專研心智哲學、認知科學哲學及思考方法。劉博士為網站《思方網》的共同創辦人,該網站提供有關思考方法的開放教育資源,曾獲香港大學知識交流獎。國家高等教育網上課程《批創思維導論》,也是以他的教科書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Wiley, 2011) 為設計藍本。劉博士的最新著作為《哲食之道》(牛津大學出版社,2021)。

查詢:
活動概覽:

在新時代的序幕下,我們應如何調適自己的生活,應對新常態的挑戰?本年度通識沙龍以「新活日常」為題,透過多場專題講座和放映會,從生活藝術、流行音樂、金融經濟、建築與城市、持續發展、食物與身體、科學與人文等不同向度,與你一同對照時代的新日常。

講座摘要:

許多人認為哲學過於抽象,對社會沒有實質貢獻。本講座以食物哲學為主題,旨在指出哲學與日常生活其實息息相關。
食物牽涉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和科技等範疇。在現代社會,我們通常只接觸到食物製成品,對食物背後的各種現象認識有限。我們的飲食行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受文化、政治和商業利益所影響。哲學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反省日常飲食行為背後的理據和價值觀。通過分析和批判,我們會發現很多看似合理的事情,並非必然正確。這樣我們才能主宰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從而改變社會。
長久以來,不少哲學和文化思潮,把心靈和肉體分割成對立的東西。哲學思考是心靈的特質,擁有較高的價值。口腹之欲則反映肉體的渴求,是探索真理的負累。食物哲學的討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何以這種對立是錯誤的。飲食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經哲學重塑的飲食行為,不單與追求真善美並無衝突,更能推動我們改變世界。

備註:

粵語主講(設手語傳譯)

費用全免,歡迎所有人士參加

主辦:香港中文大學 大學通識教育部
贊助:通識基礎課程發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