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人文對話」系列【第四回】聲光以外——多感官知覺與藝術創作
2021年4月17日
上午11時至12時
浸大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伍韶勁、
中大藝術系副教授譚偉平、
中大音樂系講師潘曉彤
伍韶勁
跨領域藝術家及設計師,擅於創作概念藝術、場域特定藝術和參與性藝術項目。作品曾於多個大型國際展覽及展館中展出,包括意大利羅馬當代藝術博物館、南澳當代藝術中心、蒙古地景藝術雙年展、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法國龐畢度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聲學/音樂研究和協作學院、香港藝術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等。獲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Le Fresnoy藝術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可持續設計理學碩士,並於加拿大懷雅遜大學取得新媒體藝術學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
譚偉平
1991年獲英國雷丁大學榮譽文學士(主修藝術),1995年畢業於倫敦大學斯萊迪藝術學院研究院。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藝術文學碩士課程總監。譚氏以不同媒介創作,其中以攝影、裝置及環境藝術為主,亦為獨立策展人。
潘曉彤
青年施坦威藝術家。活躍於北美、歐洲及亞洲,曾應邀參與美國坦格烏國際音樂節及阿斯本國際音樂節丶北京長城國際音樂節及香港法國五月藝術節演出。潘氏熱衷於現代音樂及跨領域藝術,經常演奏新作品,曾與多位美國和中國的頂尖作曲家合作,與美國Mark Morris舞蹈團合作的首演更獲得《紐約時報》等好評。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學院「人文對話」系列 (2020-21) 第四場對談以「聲光以外——多感官知覺與藝術創作」為題,將於2021年4月17上午11時網上舉行。公眾人士可透過Zoom平台及中大文學院Facebook專頁觀看直播。
近年各種藝術形式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加上通訊科技發達,新型的文化活動與展覽,刺激了不同界別的藝術家透過前所未有的方式開拓藝術視野,同時以跨界別的創作與觀眾交流。這些嶄新的藝術項目當中,不少都為觀眾帶來包含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多感官互動體驗。這種跨界別與多感官的藝術創作模式,引人深思——藝術有何意義和作用?科技帶來怎樣的轉變?是次講座邀請四位來自視覺藝術、音樂、表演、策展界別的藝術家與學者,探討如何透過橫跨不同藝術界別的知識與創作方式,為觀眾帶來多感官的藝術體驗,並鼓勵公眾參與藝術活動。
主持人
中大文化管理文學士課程助理教授梁學彬
藝術家、策展人、文化藝術學者。2003年獲頒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學士。過往二十年發起和參與多個藝術展覽及企劃項目,包括「德國和香港錄像藝術四十年」(香港和柏林)、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威尼斯和香港)、「時間測試:國際錄影藝術研究觀摩展」(北京)、「彼岸觀自在」(香港、倫敦及多個城市)、Loop巴塞隆納(巴塞隆納)、「平行世界」(香港)、China Remixed(印第安納)、Clockenflap音樂及藝術節(香港)和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眾籌項目(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