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調查揭示近半受訪幼稚園同工因停課期間工作方式轉變導致「情緒耗竭」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教育學院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中心)於2020年5月下旬進行了一項有關幼稚園同工在停課期間的心理狀況問卷調查,有超過130所幼稚園、共1,030位同工參與。調查結果顯示,近半受訪者認為自己在停課期間出現「情緒耗竭」,影響個人幸福感及工作承擔感。此外,受訪者預期K3年級復課後將會面對多方面的挑戰。
受訪者在停課期間的工作狀況
停課期間,幼稚園同工以多種途徑支援幼兒在家學習,方法包括「製作短片」(88.0%)、透過「電話」(78.7%)、「設計工作紙」(66.9%)及「製作網上資源」(57.2%)教學,部分有進行「網上實時教學」(19.9%)(詳見附表二)。停課期間,同工每周預備教學材料、與家長溝通及與同事討論工作的時間增加了接近四成(詳見附表三)。就停課期間的在家工作安排,接近三成幼稚園同工表示於停課期間每周回校工作五天或以上(29.3%),回校工作三天或四天的同工有逾五成(詳見附表四)。
在工作支援方面,大部分同工認同學校在停課期間對他們的工作提供充足的支援,只有約一成的同工傾向不認同「幼稚園為我的工作提供充足支援」(15.8%)、「當我在工作遇到問題時,我總可以請教更資深的同事」(10.9%)、及「我具備足夠的條件以進行遙距工作」(10.6%)(詳見附表五)。
停課對受訪同工的情緒影響
調查發現受訪者縱使經歷停課,整體仍對人生及工作抱持正面及專業的態度,對「個人幸福感」、「對學校的承擔感」、「對學生的承擔感」及「對教育專業的承擔感」持正面的看法(詳見附表六)。
然而,由於停課所帶來的工作方式轉變,近半受訪者出現「情緒耗竭」(詳見附表七)。其中,認為幼稚園於停課期間沒有足夠支援的同工,「情緒耗竭」問題較嚴重;他們當中約七成人表示「停課以來,每天的工作讓我身心俱疲。」(73.8%)及「停課以來,每天早晨起床後,一想到要面對當天的工作,我就感到疲累不堪」(67.0%)。以上兩項的比例較認為學校支援充足的同工多約二十個百分點(詳見附表八)。
同時,認為自己出現「情緒耗竭」的受訪者,於「個人幸福感」、「對學校的承擔感」、「對學生的承擔感」及「對教育專業的承擔感」上,皆顯著低於其他同工(詳見附表九)。
中大正向教育帶來的影響
逾三成受訪者在過去三年曾經參加由中心舉辦的「推動正向教育‧邁向全人發展」計劃(下稱「計劃」),接受正向教育的專業培訓。計劃總監尹弘飈教授表示:「正向教育重視培養教師樂觀、感恩的情緒,重視建立學校成員間的正面關係,提升教師面對挑戰的能力,進而透過身教影響幼兒對學習及人生持正向態度」。是次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計劃」的同工較少出現「情緒耗竭」,並有較高的個人的幸福感及承擔感(詳見附表十)。這些結果為「計劃」效果提供了佐證。
復課的準備及挑戰
教育局於五月初宣布復課。到五月下旬,接近九成受訪者(88.3%)表示所屬幼稚園已經制定復課後的工作計劃,約一成的受訪同工表示幼稚園未有(2.8%)或自己不知道(8.8%)復課後的工作計劃(詳見附表十一),為他們的復課預備工作帶來挑戰。
此外,受訪幼稚園同工預期復課後需面對來自幼兒、教師、學校、及家長層面多方面的挑戰,例如「幼兒適應」、「學校防疫安排」、「復課工作安排」、及「家長期望」等(詳見附表十二)。
有受訪同工表示:「在復課後,學校部分人手調配支援高班,但其他級需繼續派功課、拍片,擔心工作量會大增。」亦有同工表示:「幼兒防疫能力較弱,每個防疫程序都可能佔課堂活動很多時間,亦需關注防疫工作如何令家長安心。教師戴口罩授課也造成困難。」
有關中大教育學院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
中大教育學院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中心於1998年成立,致力加強與本港學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合作,推展全人教育和優質教育。詳情請瀏覽:https://www.fed.cuhk.edu.hk/cusp/tc/
有關「推動正向教育‧邁向全人發展」計劃
「推動正向教育‧邁向全人發展」計劃由優質教育基金委託中心舉辦,旨在於優質的免費幼稚園教育下,向幼稚園推廣正向教育,透過專業發展活動,鼓勵校長、教師以樂觀、愉快和互愛的精神,發掘、培養和發揮幼兒的內在潛能,以培養幼兒對學習及人生持正向態度。詳情請瀏覽:https://www.fed.cuhk.edu.hk/p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