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絢麗耀目背後的宗教及文化涵義中大文物館展出喜馬拉雅與蒙古的華美飾品及宗教用品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文物館將於2018年9月30日至2019年2月24日舉辦展覽「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精選香港夢蝶軒及承訓堂珍藏的喜馬拉雅及蒙古藏品400餘項,當中展示兩個地區在13至20世紀造像、唐卡之外的絢爛繽紛的飾品及宗教用品。展覽費用全免,歡迎公眾參觀。
展覽的開幕典禮於昨日(9月29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承訓堂主人莫華釗伉儷、夢蝶軒主人朱偉基伉儷、中大副校長霍泰輝教授、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署理所長何志華教授、中大文物館館長姚進莊教授,以及中大文物館副館長及策展人許曉東教授。
蒼莽大漠、雪域高原,從來皆非孤立的存在。兩地軍事、政治權力、宗教文化的交往與融會始於13世紀中期。20世紀前,中國地面西藏人和蒙古人形成了一體的「西藏佛教社會」。西藏喇嘛是導師和法師,精神文化的提供者,蒙古弟子是奉持者、物質供養者和武力保護者;一方是慈悲,一方是力量,彼此互補共存。
生活於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地區的西藏、尼泊爾、不丹、廓爾喀和拉達克的民眾,地緣鄰近,宗教信仰類同,相互間政治、軍事、宗教、貿易等方面的交流頗為頻密。18世紀以來,來自加德滿都谷地的尼瓦爾工匠,不僅為拉薩、日喀則的貴族製作日常、宗教用品,服務於官方僧俗機構,亦在這些地區開設自己的作坊。
對金、銀、綠松石、珊瑚的極致崇尚,對頭部、頸部、腰部裝飾的特別關注,以及纍絲、鑲嵌等細金工藝的普遍使用,是兩地飾物的共同特徵。然而,喜馬拉雅地區飾品所體現的濃郁的藏傳佛教、印度教元素,以及飾神若人、飾人若神的天人合一理念,卻成為信仰的重要載體,凸顯其地宗教與日常生活的水乳交融。飾為心聲,在五色眩目之餘,亦可體會珍品背後那遙遠的大漠與雪域以及生活在那裡的人們。
為配合展覽,文物館特意出版導覽手冊及一套三冊的圖錄,收錄承訓堂與夢蝶軒(各一冊)藏品各六百餘件(套),分雪域篇、大漠篇,以及由五篇專題文章組成的論文集,另附有喜瑪拉雅和蒙古藝術品常見圖像的詳細解説,以及紐瓦克博物館藏的兩地舊照,讓公眾全面認識兩地的飾品工藝與歷史文化的淵源。此外,文物館亦舉辦主題演講及研討會,邀請美國、內地及香港專家學者分享其研究喜馬拉雅與蒙古地區的飾品工藝與異同的成果。所有活動費用全免,唯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雪漠玲瓏:喜馬拉雅與蒙古珍品」展覽詳情如下:
日期: | 2018年9月30日至2019年2月24日 |
地點: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廳II及展廳III |
開放時間: | 星期一至三、五、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時至5時 |
逢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休館 | |
查詢電話: | 3943-7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