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與內地科技企業思特奇合作將網絡編碼研究成果應用於移動計費數據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不斷開拓業界、學術界和研發界「產學研」合作機會。中大網絡編碼研究所上月與北京思特奇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思特奇)簽署協議,將中大在網絡編碼相關的研究成果,應用於思特奇的移動計費數據中心,作為雲端存儲的核心技術。
中大研究及知識轉移服務處處長何國強教授、中大卓敏信息工程學講座教授兼中大網絡編碼研究所聯席主任楊偉豪教授、思特奇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飛舟先生以及相關人士,出席上月在中大舉行的協議簽署儀式。
通過這次合作,楊教授和他的團隊研發的「分散式網路編碼儲存技術」(Network Coding based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簡稱NCDS) 的理論和運算方法,將運用在思特奇新建的移動計費數據中心。網路編碼可通過降低存儲硬體需求和減少資料存儲系統修復時間,來提高資料整體的存儲容量和效能,NCDS是基於網路編碼概念的資訊技術,對應付未來快速增長的數據使用量尤其重要。
楊教授表示:「這個項目為大學與業界合作起重要及具影響力的示範作用。思特奇花了一年時間建立計費數據系統,他們在檔案系統經驗豐富,但編碼技術應用是中大網絡編碼研究所的強項,雙方在研發過程中互相補足。系統進行運行測試,思特奇計劃推廣至其他計費營運商、甚至內地其他行業使用。」
中大網絡編碼研究所一直致力開拓轉移研究成果的機會,供業界實際應用,這是研究所首次與內地科技企業簽署合作協議。何國強教授說:「我很高興再度見證中大的重要科研成果轉移至業界應用。是次協議符合中大的使命:扶持創新、孕育初創企業和知識轉移,促進人類發展。」
對思特奇而言,與中大的合作亦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吳飛舟先生表示,公司是首次與內地以外的高等院校簽署合作協議。他相信中大研發的技術能大大提升公司的競爭力,未來推出的雲端和物聯網相關產品亦會更可靠、安全和具更高智慧。思特奇創立於1995年,去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業務包括為內地電訊公司、政府機關和中小企等提供雲端、大數據及流動網絡等服務。
關於網絡編碼研究所
中大網絡編碼研究所於2010年獲研究資助局 (研資局) 和中大配對撥款支持,是全球首個研究網絡編碼理論及在互聯網、無線通訊、信息安全,雲端數據存儲等領域應用的研究所,希望透過發表原創性研究成果,以及將成果轉化為高端科技,提升香港在世界網絡編碼的領先地位。
詳情可瀏覽: http://www.inc.cuhk.edu.hk/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成立於1963年,為一所享譽國際的研究型綜合大學。中大位處於亞洲的中心地帶,一直秉持「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之使命。中大合共有九所書院,它們與大學相輔相成,提供以學生為本的全人教育和關顧輔導,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大學設有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律學院、醫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院,連同研究院,共開設超過300個本科及研究生課程。中大各學院積極參與廣泛的研究領域,設有多個研究所及研究中心,於優質的跨學科研究中各有專精。
中大在今年的「路透社:亞太區最具創新力大學」(Reuters: Asia Pacific region’s most innovative universities)排名中,再次在香港區位列榜首,整體排名第27位。中大一直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目前在全球各地有超過800個獲授權的專利項目,大部分已經與業界達成合作協議,把創新科技引入市場。單在2016-17年度,中大已申請了183個專利,以及有88項專利獲審批授權,涉及醫療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電訊及材料科學等領域。
歡迎瀏覽中大網站 www.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