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工程學院研發人工智能實時影像分析系統監察機場行李車供應量 提升機場服務質素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經過兩年的研發,與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應用技術研發中心(LSCM研發中心)、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攜手合作,成功於香港國際機場應用「行李手推車辨識系統」,讓機場前線員工可實時掌握手推車的供應數量,即時作出相應的調配及補充,以應付持續增長的旅客需求,提升機場服務質素。「行李手推車辨識系統」以影像內容辨析技術作實時資源設備監察,辨識準確率高達92%。此項目獲創新及科技基金撥款資助。
2016年,香港國際機場的總客運量高達7,050萬人次,每日航班逾1,100班,禁區內外的行李手推車高達13,000架。機場面積廣闊,如何維持高客流量區域如行李認領大堂的手推車供應,一直是機管局十分關注的課題。中大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鄭進雄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與機管局合作,利用攝錄鏡頭監察行李認領大堂各個角落的手推車供應點,配合具備人工智能的影像內容辨析技術,點算手推車數量分布。前線員工只需以手機開啟相應的流動應用程式,即可掌握各區手推車的實時供應狀況。當區域內手推車的數量跌至約50架或以下,監察系統會發放黃色警示到流動應用程式,跌至零架時則發紅色警告,正常數量(即50架以上)則維持綠色顯示。管理者只需按照簡易的顏色警示,便可決定補充手推車的區域優先次序,包括從綠色區域即時調配至其他短缺的區域,提升補充及調配的彈性和效率,滿足旅客的需求。
安裝成本低 大大提升機場服務效率
鄭進雄教授表示:「『行李手推車辨識系統』具備影像分析的學習能力,能透過運算大量的影像數據以辨識四種不同類型的手推車並呈報其數量。在機管局的協助下,我們得以在香港國際機場作長期實地試驗此系統,不斷提升影像內容辨識的能力,準確度由初期的87%提升至目前的92%。」
中大的研究團隊特別注重系統的實用性,減低執行的難度。鄭進雄教授表示,「影像傳輸需要大流量頻寬,而且網絡及硬件配置要求亦很高,因此成本亦相應提高。為此,研究團隊改為鋪設數據網絡,配合分段式數據處理方法,降低基建的成本,又能維持高質素的實時影像傳輸。」
機管局智能機場總經理歐陽顯宏先生表示:「香港國際機場一直致力發展成為智能機場,透過採用智能數據及自動化技術,令香港國際機場更加高效便捷,優化旅客的機場體驗。是次研發為機管局跟本地研發機構及大學合作的成功實例,這套系統不單大大減省檢查手推車數量所需的人力,還能協助我們的服務承辦商能及時為某些特定位置補充手推車,從而提升行李認領大堂手推車供應的水準,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帶來愉快的機場體驗。」他補充:「手推車的管理是世界各地多個機場正面對的問題。因此,這套辨識技術可以輸出到其他機場。它在香港國際機場的應用是成功的例子,並能同時向業界展示此套技術可帶來的商業效益。」
LSCM研發中心行政總裁黄廣揚先生表示:「很高興學界與業界能夠運用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進行研發,令技術普及化,有效地應用在日常生活上,期望此項技術能夠伸延至其他範疇,令應用層面更廣泛。」
系統數據有助長遠規劃 同時保障旅客私隱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吳道賓博士指出:「系統不但彌補了目測監察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協助管理者改善工作流程,讓前線員工能適時及有效率補給資源。除了監察實時的供應量,系統更能利用持續收集到的數據,統計出各區、各時段行李手推車的使用和補充數量,從而推算補充物資所需的時間,讓管理者可以訂立工作指標,甚至針對高峰時段及配合大數據分析作出長遠規劃,優化服務。」
另一團隊成員陳廣添先生補充:「現時我們於機場行李認領大堂安裝了18個攝錄鏡頭,為了保障旅客的私隱,研究團隊與機管局反覆釐定攝錄的範圍,系統更可將手推車以外的景物自動模糊,確保旅客容貌不會被攝錄。此外,所有影像都經過嚴格加密,並必須通過指定的應用程式解密,方能讀取,防止資料外泄。整個影像辨認程序亦嚴格規範在機場特定地方內運作,對旅客私隱及禁區保安的影響減至最低。」
中大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簡介
中大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創立於1991年,是本港最早開辦同類課程的學術機構。該學系致力提供全面的資訊系統、決策方法、技術管理及創業等基礎訓練,積極培育新一代科技人材,以迎接日新月異的挑戰。本科課程共設四個專修學科,包括商務資訊系統、金融工程、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服務工程與管理。詳情請瀏覽學系網址:www.se.cuhk.edu.hk。
中大創新科技發展
中大在今年的「路透社:亞太區最具創新力大學」(Reuters: Asia Pacific region’s most innovative universities)排名中,再次在香港區位列榜首,整體排名第27位。 中大一直致力推動創新科技,目前在全球各地有超過750個獲授權的專利項目,其中眾多項目已經與業界達成合作協議,把創新科技引入市場。單在2016-17年度,中大已申請了183個專利,以及有88項專利獲審批授權,涉及醫療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電訊及材料科學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