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舉辦綠色社群分享會暨「保源密令」頒獎禮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下稱地球保源行動)上周五(5月26日)舉辦綠色社群分享會暨「保源密令」頒獎禮,由中大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經理李穎詩女士,以及中大AXA 安盛地理與資源管理學教授兼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劉雅章教授頒授證書,嘉許在過去一年參與「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伙伴計劃」(下稱綠色社群)的學校和非政府機構,並頒發獎項予多位減碳成績傑出的「保源密令」成員。
綠色社群於2012年推出,由地球保源行動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結成「減碳伙伴」,合力減少碳排放量,為香港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於分享會上,商界環保協會綠色建築及室內空氣質素總監梁志峰工程師、中華基督教會基慧小學(馬灣)劉振輝老師及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楊桂珍老師分享綠色社群如何幫助及鼓勵校園及社區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嘉賓們表示,地球保源行動免費提供予全港學校的《結伴減碳──地球保源教材套》能有效促進減碳知識的教與學,其中碳足跡及碳審計的教學能幫助學生用科學方法估算身邊環境的碳排放量,鼓勵他們針對結果作出減碳行動。(教材套可於地球保源行動網站瀏覽及下載:www.gaia.cuhk.edu.hk/gaia/edukit_chi.html)。
而2016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增撥1,300多萬港元推行 「地球保源行動減碳計劃」,捐助全港15區的37間學校和兩間非政府機構購置節能設備,預計每年可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量逾540噸,減少用電量超過100萬度,並節省逾120萬港元的電費。
綠色社群過去多次舉辦「綠色微電影節」及參觀本港不同的環保設施,讓參加者從中獲得推動環保的知識和經驗,從而影響家人、朋友以至社區實踐低碳生活,合力減緩氣候變化。
同時,綠色社群亦積極運用網絡力量,推出「保源密令」網上環保平台(cut-carbon.gaia.cuhk.edu.hk),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集結了近140間學校及機構,在平台上分享環保資訊及交流心得,並帶動近26萬人次參與環保教育及推廣活動。
此外,近2,000位公眾人士以個人身份加入平台,承諾執行《減碳約章》,在衣、食、住、行四方面實行減碳,於三年間已減少超過95,000公斤的碳排放,相等於種植了超過4,000棵樹。最踴躍參與「保源密令」及減碳成績最好的成員均獲得獎項,以表揚其年內的減碳成績。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Gaia)
中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助港幣七千萬元,於2012年推出一個為期五年的社區參與計劃──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透過舉辦公眾教育活動,及與學校和非政府機構結成「減碳伙伴」,促進社區環境保育及可持續發展工作,協助香港締造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將來。
「環境及氣候論壇系列」是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近年社會各界對香港環保發展日益關注,政府積極探討多項政策,力求改善環境問題。地球保源行動每季就不同議題舉辦論壇,邀請各界專家和公眾一起探討香港及全球的環境及氣候問題,藉此開拓環保新思維,尋求解決方法。
地球保源行動成立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是全球第一所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免費開放予公眾,館內展出香港著名探險家李樂詩博士多年來在「三極」(北極、南極、珠穆朗瑪峰)所搜集的珍貴資料和照片,以及中大在環境、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多項創新研究,並介紹馬會對改善香港環境的支持、參與和貢獻。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的資訊,請瀏覽www.cuhk.edu.hk/ga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