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中大首次舉辦「大腸癌關注月」高永文局長與沈祖堯校長分享照大腸鏡自身經歷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首次舉辦,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大腸癌關注月」,於12月份以巴士巡遊方式遊走香港多區宣傳防治大腸癌及舉辦講座,以加深市民對此癌症的認識。活動啟動禮於今天(12月4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及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長者、復康、醫療、環保及家庭)陳載英女士,以及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
「關注月」巴士巡遊多區加強公眾認知
近年,大腸癌已超越肺癌成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亦是本港癌症第二號殺手。現時全港每年有接近5,000名大腸癌新增個案,死亡人數更超過2,000大關。根據國際文獻,大腸癌篩查(包括大便隱血測試及大腸鏡)能有效降低死亡率達七成。長遠而言,推行大腸癌篩查可減低本港的死亡率及醫療開支。
有見及此,中大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大腸癌關注月」,以巴士巡遊方式遊走香港不同地區宣傳防治大腸癌,預計活動區域可覆蓋觀塘、黃大仙及深水埗約一百五十萬人口。此外,月內中心亦會於九龍及新界多區舉辦五場講座,為市民解答關於大腸癌及篩查的各種疑問。詳情可瀏覽 http://www.idd.med.cuhk.edu.hk/bowelcancer/zh/
高局長與沈校長分享照大腸鏡經歷
於活動啟動禮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與中大校長暨中大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創院總監沈祖堯教授各自分享他們參與大腸癌篩查的經歷。
高永文醫生表示︰「適時進行大腸癌檢查不但能令自己安心,亦可免卻發現腸癌時對自身或家人所帶來的衝擊,因為患上癌症除了影響病人身體,亦可能對他們及其家人構成心理及經濟壓力。及早診斷及治療大腸癌,可大大改善治療成效。我自己亦進行了大腸鏡檢查,發現瘜肉後隨即把它切除。我亦想趁此機會鼓勵合資格市民積極參與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並建議大家要注重及奉行健康生活模式,包括多菜少肉、不沾煙酒、恆常運動等,便可大大減少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沈祖堯校長表示︰「早前我在進行大腸膠囊內視鏡檢查時發現了瘜肉,其後接受大腸內窺鏡檢查並把瘜肉切除,以減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希望市民都可以同我一樣,多關注自身的大腸健康情況。」
除了嘉賓分享,啟動禮亦進行了兩場講座,從中西醫角度探討大腸癌。
中大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已為15,000人完成大腸癌篩查
2008 年5 月,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慷慨捐款1,610萬港元成立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以提升市民對大腸癌的關注及推廣大腸癌篩查,並開展名為「香港大腸癌:教育、宣傳及篩查」計劃的全港性大腸癌篩查活動。中心於2013年再獲捐助1,589萬港元,開展新一輪為期五年的大腸健康教育及大腸癌篩查計劃。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 (長者、復康、醫療、環保及家庭) 陳載英女士於典禮上致詞時表示:「『預防勝於治療』,若能夠及早識別和診治早期大腸癌,可大大改善治癒率,因此馬會再捐助中大展開為期五年的大腸癌健康教育及篩查計劃,除了培訓醫護人員和義工外,亦推行公眾教育,提高市民對大腸癌的關注,並希望收集醫療數據,協助政府制定預防大腸癌的長遠政策。」
截至2016年11月,中心已為超過15,000名年齡介乎40至70歲、沒有大腸癌徵狀的市民完成了大腸癌篩查。結果發現接受了大腸鏡檢查的參加者中,有29人證實患有癌症,427人有癌前病變及1,638人患有腺瘤。男士、直系親屬患有腸癌、現正或曾吸煙的人士、患有糖尿病或脂肪肝等人士乃屬高危,更需特別留意大腸情況,定期進行檢查。
中大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除提供大腸癌檢查外,更致力推廣大腸癌的健康教育,支援大腸癌高風險人士,並到社區與其他夥伴機構協作舉辦全港性教育活動。中心期望藉著宣揚預防大腸癌的訊息,能有效地減少大腸癌的發病和死亡率。由2008年至現今為止,已經有超過20,000人參加由中心舉辦的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