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6年4月13日

中大三傑出學者獲頒2016年度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及「前瞻科研大獎」

2016年4月13日
分享
列印

趙慧君教授(左)與于君教授

趙慧君教授

于君教授

楊紫芝教授頒發「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予趙慧君教授。

楊紫芝教授頒發「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予于君教授。

楊紫芝教授頒發「裘槎前瞻科研大獎」予蔡宗衡教授。

楊紫芝教授(前排中)與中大成員合照。(後排左起)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曾漢奇教授、敬文書院院長楊綱凱教授、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黃聿教授、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16得主蔡宗衡教授、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2016得主趙慧君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16得主于君教授、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教授、理學院院長黃乃正教授,以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麥福達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三位學者今天(4月13日)獲頒授裘槎基金會2016年度「優秀科研者獎」及「前瞻科研大獎」,以表彰他們卓越的科研成就。醫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卓敏化學病理學教授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化學病理學榮譽顧問醫生趙慧君教授,和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消化疾病研究所實驗中心主任、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及長江學者講座教授于君教授,分別獲頒「優秀醫學科研者獎」及「優秀科研者獎」;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助理教授蔡宗衡教授則獲頒「前瞻科研大獎」,他是該獎於2012年設立以來首位中大得主。頒獎典禮由楊紫芝教授,GBS,JP主禮。

血液測試找出癌症位置 

趙慧君教授最廣為人知的科研成就,是利用DNA測序技術分析孕婦的血液樣本,以安全及準確地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開無創性產前檢查之先河,免除孕婦因受入侵性檢測而流產的風險。這技術現已在多個國家獲採用為常規臨床檢測方法。 

最近,趙教授及其團隊在這個領域上再取得突破性進展,成功將DNA測序技術應用至癌症檢測,並且發展到可找出身體有癌症的所在位置。這項血漿DNA組織圖譜技術,就像把血液樣本做了一次電腦掃描,不單檢測到患者體內有沒有癌症所導致的不正常DNA,甚至能檢測到這些不正常DNA來自身體哪一部分。例如,圖譜分析顯示多少不正常DNA是來自肝臟,或者懷孕母親的血液樣本中有部分不正常DNA是來自胎盤。 

由於每種癌症都不一樣,難以用單一腫瘤標誌物來檢測患者體內癌症的位置。以往,當患者出現癌症徵狀時,醫務人員為他進行了血液樣本測試後,還需進行放射檢驗,以確認身體哪一部分出現陰影來診斷癌症的位置。趙教授及其研究團隊最新的DNA測序技術,能透過檢視患者血液樣本的基因排序,列出血液內正常基因及異常基因的分佈,從而檢驗血液內是否有與癌症相關的異常基因及確定異常基因所在的位置。在新技術下,患者有望能更快得知其癌症的情況,及早進行醫治。 

趙教授憑藉其在無創性產前診斷研究及應用的成就,屢獲殊榮,當中包括於2015年取得世界傑出華人獎、於2013年取得中國青年科技獎和美國臨床化學協會傑出青年研究員,以及於2012年取得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和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的科學創新、研究及教育獎等。除了科研成就以外,趙教授亦以優秀教學見稱。她曾於1999年起連續五年獲中大醫學院傑出教師獎,並於2005年榮獲醫學院最傑出教師獎。直到今天,趙教授已發表超過140份研究報告及擁有超過150項專利。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之發病機制 

在過去10年,非酒精脂肪性肝病之發病率急劇增長兩至四倍。在香港,非酒精脂肪肝的發病率超過27%。根據臨床研究,正常肝臟在變成肝癌之前,會先演變成單純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而23%的單純脂肪變病人可在3年內演變為脂肪性肝炎或肝硬化。于君教授的最新研究,針對了解非酒精脂肪肝的發病機制,希望透過系統的生物學方法,找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演變中的關鍵致病分子和途徑,從而研究出預防和治療非酒精脂肪性肝病的方法。 

于君教授於2005年加入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曾跟隨沈祖堯教授從事博士後研究。消化道腫瘤(胃癌,結腸癌和肝癌)在中國佔惡性腫瘤發生率的40%,更是香港首要的腫瘤死亡原因。于教授先後在消化道腫瘤分子機制(腫瘤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學)、腫瘤分子標誌物、腫瘤基因治療、肥胖相關肝炎和肝癌等方面從事多項研究和重要發現﹕在胃癌發現了十幾種新的抑癌基因;首次報導了人類疱疹病毒第四型 (EBV)感染相關的胃癌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學的改變;這些發現對理解胃癌發病機制和治療有重要影響。近年來,結腸癌在香港的發病率迅速增加,于教授在結腸癌發現新的促癌和抑癌基因;發現結腸癌雙克隆起源和可用於結腸癌個體治療以及生存相關的驅動突變基因。率先發現結腸癌的無創診斷分子標誌物。這些發現對結腸癌的分子發病機制和早期診斷有了新的認識。 

于教授憑著在腫瘤研究領域的突出成就,曾獲得多個獎項,包括於2010年獲頒中大研究優勝獎及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於2012年獲頒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及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於2014年獲頒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以及於2015年獲頒中大醫學院傑出學人獎。于教授至今已發表研究論文280餘篇。 

解構體內「生物納米」相互作用 發展納米粒子輸送技術偵測腎病 

蔡宗衡教授專研納米粒子與器官、組織、細胞以及細胞器的相互作用,有助制訂有用的「設計規則」來設計更有效用的治療型納米粒子,以更準確地輸送至體內的目標位置。他成功發現一種納米粒子與腎之間產生一種新穎的「生物納米」相互作用(Choi CHJ et al. PNAS, 2011),將有助於發展針對腎的納米粒子輸送技術。在裘槎前瞻科研大獎的資助下,蔡教授希望可以設計出用作體內偵測腎臟疾病的納米粒子。 

蔡教授於2013年加盟中大,成為電子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及生物醫學工程課程的核心成員。他的主要研究興趣為藥物輸送、「生物納米」相互作用、生物納米材料,以及生物學成像。 

蔡教授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中學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2000年,他在香港中學會考考獲十優成績。後負笈美國,分別於2005年和2006年取得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學士和碩士學位。2011年,他在加州理工學院獲得化學工程博士學位。論文中,他確立了體內輸送納米粒子至腫瘤和腎小球膜的設計規則。其後,他獲頒「裘槎博士後研究獎學金」,在美國西北大學探索生物納米材料的細胞内吞作用及胞內輸運,為期兩年。 

有關「裘槎優秀科研者獎」/「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

裘槎基金會於1997年設立「優秀科研者獎」,特別頒予在科研工作上有卓越表現的學者,以表揚他們的成就,並鼓勵他們在其研究領域取得更理想的成績。該獎項經過多位國際權威科學家嚴格評審各候選人的科研工作後,再選出得獎者。「裘槎優秀科研者獎」,每個獎項為港幣90萬元,「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為100萬元,兩個獎項的得獎者另外獲個人研究補助金港幣6萬元,其所屬大學可獲資助另聘講師代替得獎者執教一年,讓得獎者可全職投入研究工作。 

有關「裘槎前瞻科研大獎」 

「裘槎前瞻科研大獎」於2012年成立,旨在物色一批極具才華,學術成就足以在國際學術界競爭的學者,讓這批「明日之星」在學術成就剛起步階段,獲得支持,得以在科研﹑個人能力和專業上盡展所長,在專業領域內不斷精進,勇敢創新嘗試,推動香港的教育和科研發展﹑作出貢獻。每個科研基金最多有500萬元供五年研究之用。 

中大至今已有23名學者獲頒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者獎」,他們為化學系黃乃正教授、吳奇教授、謝作偉教授、周克勳教授及成公明教授、信息工程學系楊偉豪教授、數學系魏軍城教授、物理系夏克青教授及程淑姿教授、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黃捷教授、生物醫學學院陳小章教授及黃聿教授、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呂榮聰教授及呂自成教授,生命科學學院姜里文教授,以及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于君教授。而當中獲「優秀醫學科研學者獎」的七位學者則包括校長沈祖堯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胡令芳教授、陳家亮教授、陳力元教授及黃家星教授、化學病理學系盧煜明教授和趙慧君教授,以及外科學系劉潤皇教授。今年,電子工程學系(生物醫學工程)蔡宗衡教授更成為中大首位「裘槎前瞻科研大獎」得主。



趙慧君教授(左)與于君教授

趙慧君教授(左)與于君教授

 

趙慧君教授

趙慧君教授

 

于君教授

于君教授

 

楊紫芝教授頒發「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予趙慧君教授。

楊紫芝教授頒發「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予趙慧君教授。

 

楊紫芝教授頒發「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予于君教授。

楊紫芝教授頒發「裘槎優秀科研者獎」予于君教授。

 

楊紫芝教授頒發「裘槎前瞻科研大獎」予蔡宗衡教授。

楊紫芝教授頒發「裘槎前瞻科研大獎」予蔡宗衡教授。

 

楊紫芝教授(前排中)與中大成員合照。(後排左起)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曾漢奇教授、敬文書院院長楊綱凱教授、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黃聿教授、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16得主蔡宗衡教授、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2016得主趙慧君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16得主于君教授、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教授、理學院院長黃乃正教授,以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麥福達教授。

楊紫芝教授(前排中)與中大成員合照。(後排左起)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曾漢奇教授、敬文書院院長楊綱凱教授、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黃聿教授、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16得主蔡宗衡教授、裘槎優秀醫學科研者獎2016得主趙慧君教授、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裘槎優秀科研者獎2016得主于君教授、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教授、理學院院長黃乃正教授,以及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麥福達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