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2016年3月3日

中大舉辦第五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三位頂尖學者就可持續發展、社會治理及語言學主持講座歡迎公眾網上報名參加

2016年3月3日
分享
列印

第五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

潘家華

王俊秀教授

胡建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再度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院)學者訪校計劃暨學者講座系列」,邀請社科院不同領域的學者到訪中大,加強兩地的交流及提高學術水平。今年參與計劃的社科院學者包括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教授、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室主任王俊秀教授及語言研究所當代語言學研究室主任胡建華教授。他們將於3月8日(星期二)起一連四天訪問中大,到訪社會學、語言學及可持續發展相關學系及研究所,了解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促進中大與社科院進行更深入的合作。 

訪校期間,三位學者將為3月9日(星期三) 及10日(星期四)舉行的「社科院學者講座系列」擔任主講嘉賓,與中大師生及社會各界交流,分享研究心得。講座將以普通話進行,歡迎公眾參加。網上報名及詳情請瀏覽講座系列網站http://www.cuhk.edu.hk/oalc/CASS_2016/。 

潘家華教授是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社會經濟評估工作組高級經濟學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可持續發展經濟學、土地與資源經濟學、世界經濟、能源與氣候政策。他將以「後巴黎進程:仍須轉型突破」為題,就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會議達成的《巴黎氣候協定》,分析未來各國在分擔碳排放責任上所面對的困境。他提出各國必須要有轉型突破,才可實現協定的目標。 

王俊秀教授是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治理智庫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社會心態、監控社會、汽車社會、風險社會,主要關注風險的社會認知,個人與社會視角下的風險防範。他的講題為「信任與接納:基於全國抽樣調查的分析」。 

胡建華教授是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當代語言學研究室主任、《當代語言學》主編。主要研究方向為句法學、語義學、理論語言學和兒童語言獲得。他的講座將以「兒童句法的生長模式」為題,講述其研究團隊通過分析三名普通話兒童的自然語言發展,發現兒童句法結構的生長遵循先實後虛、虛實雙向生長的模式。 

社科院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為建構中港兩地社會科學領域精英合作交流的平台,中大於2012年開始與社科院共同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訪校計劃暨講座系列」,每年邀請3位社科院知名學者訪問中大,就社科院屬下的研究課題與中大師生進行研討,以進一步加強中大與社科院之間的交流,提高學術及研究水準。 

社科院學者講座系列詳情如下:

201639日(星期三)
講者: 胡建華教授
講題: 兒童句法的生長模式
時間: 下午2時30分至4時
地點: 中大李兆基樓二號演講廳
主持: 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系主任李行德教授
   
2016310日(星期四)
講者: 潘家華教授
講題: 後巴黎進程:仍須轉型突破
時間: 上午10時30分至中午12時
地點: 中大霍英東遙感科學館303室
主持: 中大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黃波教授
   
講者: 王俊秀教授
講題: 信任與接納:基於全國抽樣調查的分析
時間: 上午10時30分至中午12時
地點: 中大信和樓422室
主持: 中大社會學系系主任張越華教授


第五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

第五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講座系列

 

潘家華

潘家華

 

王俊秀教授

王俊秀教授

 

胡建華教授

胡建華教授

 

下載所有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