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聞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賀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昨天(3月17日)舉行大紫荊勳賢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祝壽晚宴,逾120名大學成員及饒教授的友好出席,包括三位前中大校長高錕教授、金耀基教授及劉遵義教授,以及校長沈祖堯教授。饒教授偕家人出席晚宴,接受中大的祝賀。饒教授與中大的情緣已超越一個甲子,一眾來賓在晚宴上透過錄像,回顧饒教授在中大的片段與足跡;大家一起合唱生日歌及奉上蛋糕,以表達對饒教授的尊敬和愛護,場面熱鬧而溫馨。
在晚宴上,中大校長沈祖堯教授代表大學送上一條特別繡有中大校徽的頸巾予饒教授,物輕但情重,祝願他身壯力健,多福多壽。沈校長表示:「饒公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是備受推崇的國學泰斗,更是大家非常尊敬的『國寶』。中大有幸與饒公結緣超過半世紀,我們十分感謝饒公多年來對中大關愛有加,他惠贈大學的作品,我們全都珍而重之;他對大學的指導及扶助,我們更是銘記於心。」
中大博文講座教授、沃爾夫數學獎及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教授的父親為饒公好友,丘成桐教授稱呼饒公為世伯,不時會拜訪他或以書信來往。丘教授特別為饒公創作了一副對聯賀壽,由沈校長親書並代為題贈。
饒教授與中大的不解之緣始於新亞書院,新亞國樂會一眾學生藉此機會,向饒教授獻上兩首樂曲:《新疆舞曲》及《花好月圓》,以表達尊師敬師之心。
饒宗頤教授與中大的淵源
國學大師、大紫荊勳賢饒宗頤教授與中文大學有極深的淵源。饒教授現任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暨藝術系偉倫榮譽藝術講座教授、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休教授,以及中國文化研究所顧問。他早於1952年已獲新亞書院聘任為教授,1973年出任中大中文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任內帶領師生致力研究,建樹良多,至1978年退休。多年來,饒教授除惠贈大量書畫墨寶予中大,並繼續在中國文化研究所及藝術系悉心指導研究工作,作育英才。此外,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於1988年成立之「漢達古文獻資料庫」,在饒教授領導下,於1994年及1996年兩度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以設立竹簡、帛書出土文獻資料庫,及開展甲骨文金文資料庫研究計劃,採用現代科學技術,整理傳統文化資源,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饒教授積極匡助中大推動學術發展,不遺餘力,居功至偉,於2003年接受中大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2003年中大慶祝創校四十周年,特舉辦四十周年傑出學人學術講座,由饒教授主持該講座之首講,題目為:「《詩》與古史 — 從新出土楚簡談玄鳥傳說與早期殷史」。他更親書對聯「蘊真愜所遇,振藻若有神」送贈予中大作為建校四十周年的賀辭,祝願中大能繼承發揚中國文化的傳統。2009年,中大承蒙饒教授厚愛,惠贈由著名雕塑藝術家吳為山教授為其雕塑的銅像,豎立於大學圖書館。2012年,饒教授為善衡書院寫下「家」字書法;和聲書院亦蒙饒教授厚愛,賜下墨寶,題字「和聲書院」,作為書院獨特珍貴的標記。2013年,中大為饒教授舉行「大紫荊勳賢饒宗頤教授榮任法蘭西學院銘文與美文學院外籍院士授職典禮」,與來自海內外學術界、文化及宗教界、藝術界等知名人士,一同恭賀饒教授獲此榮譽。饒公更親書中大校訓「博文約禮」致送予中大。
汪德邁教授分享與饒公亦師亦友的故事
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當天還舉行了饒宗頤訪問學人講座,由饒教授的學生、法國著名漢學家汪德邁教授(Prof. Léon Vandermeersch),以「我與我的老師饒宗頤」為題主持講座,分享他與恩師的故事。汪德邁教授與饒公相識50多年,對饒公異於常人的工作能力、淵博的文化知識,以及永不言倦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尤其深刻。饒公並沒有因其在漢學上的卓越成就而變得傲慢,相反地,他卻慷慨地將知識傳授予學生。對汪德邁教授而言,饒公是「內聖人,外老師」。
汪德邁教授是法蘭西銘文與美文學院通信院士及法國遠東學院前院長,曾於1961至1964年在香港與饒宗頤教授共事,研究中國古文字學和語言學,自此尊饒教授為老師。汪德邁教授著有《新漢文化圈》、《王道》等學術巨著,並於1980年獲得被譽為漢學界諾貝爾獎的「儒蓮獎」。
2013年,中大得到饒公及其家人的信任和支持,惠允大學於中國文化研究所設立「饒宗頤訪問學人計劃」,每年邀請一名在中國文化研究上有傑出表現的世界級學者到訪中大,於中國文化研究所從事學術研究、交流及教學等活動,以期促進中西方學術交流及互動,開拓學術的新視野,並啟發年青後學,傳承國學。
大學感謝旭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及旭日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主席楊釗博士慨允捐贈港幣一千萬元予中大,支持「饒宗頤訪問學人計劃」及其他文化講座與活動,積極向學生及大眾推廣中國歷史和文化。
請按此瀏覽更多活動照片:
https://www.cpr.cuhk.edu.hk/tc/events_recap_detail.php?1=1&id=192&s=